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谢铎、黄孔昭刊刻方孝孺诗文集。

输入历史事件:

谢铎、黄孔昭刊刻方孝孺诗文集。

公元1480年 五月
谢铎、黄孔昭刊刻方孝孺诗文集。

谢铎《逊志斋集后序》:“右逊志先生文集三十卷、拾遗十卷,为文千二百首,总若千万言。於乎!先生之文不见于世也久矣!天顺中,赵教谕洪实始锓梓以传,既而铎与文选黄君孔昭颇加搜辑,于是叶文庄公盛、秋卿林公鹗、王忠文公之孙汶,诸所传录者,皆粹焉。既又从柳别驾演尽得常人之所藏者,视昔盖不啻倍蓰,而先生之文乃始稍稍以完。今年春,宁海令郭君绅闻之,以书来曰:‘先邑人也,是不可废,愿益得以传诸梓。’铎与文选君亟喜而授之。……令尹又尝即先生故居,求所嗣祠堂者而新之。盖洪熙初,先生之遗族得从宽法而为之者也。,常本旧称《逊志斋集》者,讹缺为甚,谨具存之,不敢别有所更益。教谕之编,有的知其非出于先生者,乃不敢取。其曰‘正学’者,盖蜀献王所赐,‘逊志’则先生所自号,今并入之,以复其旧。而其续得者当更为别录云。成化己亥冬十月朔。”黄孔昭《新刊逊志斋集后序》:“惜其遗文散佚,天下仅见赵教谕刻本,孔昭乃与谢侍讲铎,日加访采,而其邑之秀彦犹能各以所藏来告,遂合叶、林二亚卿,王、李二中书,与柳常州之所得者汇次之,而是编成焉,于是先生之文亦庶几其全矣。然先生之学已不愧存殁,文之全不全亦奚损益哉?惟吾后人小子欲求先生之道者,非此则无以考其全也。集既成,福建林佥宪克贤、宁海县尹绅,各以书来请寿诸梓。孔昭与侍讲图斯文永久,莫如先生桑梓之地,故奉以属郭尹。郭尹又搜访于其邑,得诗与文若干首附益之。方经画召工,而金义士明、陈训导熙、郑学究公询、秀才杨凯、金远辈,咸奋义助相校书,董治各有司任,不日月板将告成。呜呼!于此又可见先生德泽之在乡邑者,愈久而愈不忘也。虽然,是集也,抑岂吾台人所得而私之哉?庸书诸末简,以告天下后世之欲知先生者。成化十六年庚子夏五月朔日。”徐阶《逊志斋集重刊序》:“成化庚子,黄岩选部黄公孔昭、祭酒谢公铎尽搜缙绅家所藏,得文千二百首,合为集三十卷、拾遗十卷,俾宁海尹郭君绅重刻之,顾其所取博而未精,识者以为憾。”菽园杂记卷一五:“《逊志斋集》三十卷,《拾遗》十卷,《附录》一卷,台人黄郎中世显、谢侍讲鸣治所辑,今刻在宁海县。其二十八卷内《勉学诗》二十四章,本苏士陈谦子平所作,误入方集耳。子平,元末人,张士诚兵至吴,有突入其室者,胁其兄训使拜,不屈,刃其胸,子平以身翼蔽,并遇害。平生著述甚富,兵后散亡,独所著《易解诂》二卷及古今诗数十篇传于世。正统间,吾昆山所刻《养蒙大训》收其诗,予幼尝见之。京师士人徐本以道亦尝刻其诗印行,后有国初韩奕公望跋语。韩、徐皆苏人。”四库提要卷一七O:“《逊志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孺撰。……孝孺殉节后,文禁甚严,其门人王稌藏其遗稿。宣德后,始稍传播,故其中阙文脱简颇多。孝孺学术醇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盖孝孺之志,在于驾佚汉唐,锐复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气,发皇凌厉,时露于笔墨之间。然圣人之道,与时偕行,周去唐虞仅千年,周礼一书,已不全用唐虞之法。明去周几三千年,势移事变,不知凡几,而乃与惠帝讲求六官,改制定礼,即使燕兵不起,其所设施亦未见能致太平。正不必执儒生门户之见,曲为之讳。惟是燕王篡立之初,齐、黄诸人为所切齿,即委蛇求活,亦势不能生。若孝孺则深欲藉其声名,俾草诏以欺天下,使稍稍迁就,未必不接迹三杨,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语其气节,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文以人重,则斯集固悬诸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


  施琅收复台湾。
  十三日,吕留良(1629—1683)卒。
  是科殿试改期九月。
  王士禛《渔洋续集》编成。
  戴名世作《醉乡记》、《与余生书》(《南山集》文字狱罪状之一)等文。
  赵殿成(1683—1756)生。
  周肇(1615一1683)卒。
  李清(1602—1683)卒。
  朱鹤龄(1606—1683)卒。
  来集之(1604一1683)卒。
  小说《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即《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刊行。
  初九日,傅山子傅眉(1628—1684)卒。
  吴嘉纪(1618一1684)卒。
  初四日,清廷修《大清会典》。
  十二日,傅山(1607—1684)卒。
  孟称舜(1599—1684)卒。
  十八日,吴兆骞(1631—1684)卒。
  十八日,康熙帝玄烨谒曲阜孔庙,孔尚任等御前讲经。
  初一日,吏部授孔尚任等国子监博士。
  赵执信为洪昇点定《长生殿》数折。
  徐夜(1612一1684)卒。
  王士禛与陈恭尹定交。
  二十八日,孔尚任撰《出山异数记》成。
  毛奇龄撰《古今通韵》十二卷成。
  仇兆鳌考中二甲第八名进士。
  三十日,纳兰性德(1655—1685)卒。
  徐乾学等奉敕编纂《古文渊鉴》六十四卷成。
  戴名世作《睡乡记》、《书归震川文集后》等文。
  曹溶(1613一1685)卒。
辑,溶生平吟咏,该具在于是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