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五日,杨载卒,年五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十五日,杨载卒,年五十三。

公元1323年 八月
十五日,杨载卒,年五十三。

黄溍《杨仲弘墓志铭》(文献集卷八上)。范梈《杨仲弘集序》:“余尝观于风骚以降,汉魏下至六朝,弊矣。唐初陈子昂辈,乘一时元气之会,卓然起而振之。开元、大历之音,由是丕变,至晚宋又极矣。今天下同文,而治平盛大之音,称者绝少。于斯际也,方有望于仲弘也,天又不年假之,岂非命耶?盖仲弘之天禀旷达,气象宏朗,开口论议,直视千古,每大众广席占纸命辞,敖睨横放,尽意所止。众方拘拘,己独坦坦;众方纡馀,己独驰骏马之长坂而无留行。故当时好之者虽多,而知之者绝少,要一代之杰作也。”(《杨仲弘集》卷首)黄溍《杨仲弘墓志铭》:“仲弘平居性和易,然于论议臧否,未尝有所假借。其游从皆当世伟人,吴兴赵公在翰林,尤爱重之,亟称其所为文,由是仲弘名益闻诸公间。盖仲弘于书无所不读,而其文益以气为主,毫端亹亹,纵横巨细,无不如其意之所欲出。譬如长风怒舟风,一瞬千里,至于畸岸之萦折,舷欹柁侧,亦未始有所留碍也。凡所撰著,未及诠次以行,而人多传诵之。溍尝评其文博而敏,直而不肆。仲弘亦谓溍曰:‘子之文气,有未充也,然已密矣。’溍每叹服其言。”蒋易《清江碧嶂集序》:“易事先生(即杜本)武夷山中,请学为诗,先生言:今代诗人雄浑有气,无若浦城杨仲弘,仲弘诗法得于句章任叔植士林,其后叔植之诗乃不及仲弘,可谓青出于蓝矣。仲弘尝言:‘取材于汉魏,而音节以唐人为宗。’此吾诗法也,小子识之。”归田诗话卷下:“杨仲弘以《宗阳宫玩月》诗得名,然他作如‘风雨五更鸡乱叫,江湖千里雁相呼’,‘挟书万里朝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窗间夜雨消银烛,城上春云压彩旗’,‘空桑说法黄龙听,贝叶翻经白马驮’,沉雄典实,先叔祖每称之。长篇如《古墙行》《梅梁歌》,亦皆为时所推许。”李昌祺《读元杨仲弘诗》:“才名卓荦四贤同,进士诗人两萃公。周鼎殷彝推范古,天机云锦让虞工。江湖汗漫遗编在,风雅萧条大笔空。玉树琼枝那可见,闲花野草自青红。”(运甓漫稿卷五)石洲诗话卷五:“杨仲宏(弘)诗,骨力既孱,格调复平,设色赋韵,亦未能免俗,不解何以与虞齐名。”又:“仲宏(弘)格力,尚在袁伯长、马伯庸之下。乃铁崖《西湖竹枝序》:‘我朝词人能变宋季之陋者,称杨仲宏(弘)为首,而范、虞次之。’此真不可解也。”四库提要卷一六七:“《杨仲弘集》八卷,元杨载撰。……元代诗人,世推虞、杨、范、揭。史称其文章一以气为主,而于诗尤有法度,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云云。盖宋代诗派凡数变,西昆伤于雕琢,一变而为元祐之朴雅;元祐伤于平易,一变而为江西之生新。南渡以后,江西宗派盛极而衰,江湖诸人欲变之而力不胜。于是仄径旁行,相率而为琐屑寒陋,宋诗于是扫地矣。载生于诗道弊坏之后,穷极而变,乃复其始。风规雅赡,雍雍有元祐之遗音。史之所称,固非溢美。故清思不及范梈,秀韵不及揭傒斯,权奇飞动尤不及虞集,而四家并称,终无怍色,盖以此也。瞿宗吉归田诗话曰:……。陶宗仪辍耕录曰:……。竟谓载诗在虞集上,则非其实也。”


秦穆公以国君之礼享重耳,重耳、秦穆公均先后赋诗。
重耳筮,筮史占之,皆曰吉,司空季子为之释《易》繇辞,鼓励重耳进取。
春,重耳与子犯誓于河神。
董因引《瞽史记》之言,鼓励重耳争取成功。
重耳入主晋国,祭祖于武宫。
寺人披陈辞以谏晋文公。
竖头须谏晋文公。
周大夫富辰述文王、武王封建诸侯以藩屏宗周,谏周襄王勿以狄人伐郑。
富辰谏周襄王勿纳狄女为后。
公子臧无德而好聚鹬冠,郑文公杀之。
按,古人以服示礼,故德与服相称方为合礼。
此处君子所赋诗句,出自今本《诗·曹风·侯人》、《小雅·小明》;所引《夏书》句,出自《尚书·大禹漠》。
冬,周襄王遣使告难于鲁,鲁大夫臧文仲对王使。
春,卫文公灭邢。
晋文公欲纳周襄王,使郭偃卜之,得黄帝战于坂泉之兆。
春,鲁僖公会莒君及卫大夫宁庄子,盟于向,盟辞无载。
夏,齐孝公伐鲁,鲁使展喜犒师。
楚人作歌赞诵令尹子文。
冬,楚围宋。
曹共公二十一年。
楚成王引《军志》,论晋文公不可犯。
四月戊辰,晋、楚战于城濮。
舆人之诵,杜《注》云:“恐众畏险,故听其歌诵。
丁未,晋文公献楚俘于周襄王。
五月,王子虎盟诸侯于践土之王庭,有盟辞。
子犯受赏,作编钟铭以记其事。
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
宁武子,名俞,卫大夫。
秋,七月丙申,晋文公振旅,奏恺乐以入于晋,献俘、授馘于庙。
冬,晋筮史谏晋文公,使复曹伯。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