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三,许衡卒,年七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初三,许衡卒,年七十三。

公元1281年 三月
初三,许衡卒,年七十三。

元史卷十一《世祖本纪》:“〔至元十八年三月〕戊戌,许衡卒。”欧阳玄《元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赠正学垂宪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魏国公谥文正许先生神道碑》:“臣谨按先生家乘及尝私淑父师者,序而铭之。以金泰和九年己巳九月丙寅,生于新郑邑中。……〔至元〕十八年三月戊戌,薨于私第之正寝,易箦不变,年七十三。是日,大雷电,风拔木,城中无贵贱少长,哭于门,商唁于途,农吊于野,天下识与不识,闻讣慨叹。四月乙酉,葬李封村先茔之南。”(《圭斋文集》卷九)虞集《送李扩序》:“国学之置,肇自许文正公。文正以笃实之资,得朱子数书于南北未通之日,读而领会,起敬起畏。及被遇世祖皇帝,纯乎儒者之道,诸公所不及也。世祖皇帝圣明天纵,深知儒术之大,思有以变化其人而用之,以为学成于下而后进于上,或疏远未即自达,莫若先取侍御贵近之特异者使受教焉,则效用立见,故文正自中书罢政为之师。是时风气浑厚,人材朴茂,文正故表章朱子《小学》一书以先之,勤之以洒扫应对以折其外,严之以出入游息而养其中,掇忠孝之大纲以立其本,发礼法之微权以通其用。于是数十年,彬彬然号称名卿才大夫者,皆其门人矣。呜呼!使国人知有圣贤之学,而朱子之书得行于斯世者,文正之功甚大也。文正没,国子监始立,官府刻印章如典故,其为之者,大抵踵袭文正之成迹而已。然余尝观其遗书,文正之于圣贤之道、五经之学,盖所志甚重远焉。其门人之得于文正者,犹未足以尽文正之心也。……故使文正复生于今日,必有以发理义道德之蕴,而大启夫人心之精微、天理之极致,未必止如前日之法也。而后之随声附影者,谓修词申义为玩物,而从事于文章,谓辩疑答问为躐等,而始困其师长,谓无猷为涵养德性,谓深中厚貌为变化气质,是皆假美言以深护其短,外以聋瞽天下之耳目,内以蛊晦学者之心思。此上负国家,下负天下之大者也,而谓文正之学果出于此乎?”(《道园学古录》卷五)顾清《校刻鲁斋先生遗书序》:“孔、孟没而后有周、程诸儒,其说盛矣,犹未遍于东南也,得朱子而集其大成。朱子没而国事日非,其传固未及于中州也,得鲁斋而其道始行。自元至今,儒者之推尊如出一口,咸以为朱子之后一人,而其书之存止此。然惟其书之简也,故为说精;惟其说之精也,故于事切。如论学则欲阙经书之疑义,而体其经夫妇成孝敬者,以求益于身心;论治则谓防人之欺,不若养人之善,而归其本于农桑学校。其他论说,往往若是,皆明乎物理,当乎人心。譬则菽粟布帛,真可以疗人之饥寒;南车烛龙,真可以破人之迷暗。学者从之,又如从昆仑者之溯于洪河,虽未即至,而他适焉者寡矣。”(东江家藏集卷三十七)元诗选初集乙集:“先生开国大儒,不藉以文章名世,然其古诗亦自成一家。近体时有秀句,如《登东城》云:‘乱云随日下,荒草过堤平。’《秋寒》云:‘云影水边去,雁行天际来。’《用吴行甫韵》云:‘五亩桑麻舍前后,两行花竹路西东。’《谢梁安抚》云:‘太行西对千峰玉,淇水东窥万斛珠。’《秋霖初霁》云:‘两旬秋雨馀三丈,一日人心抵十年。忽睹浓云卷空际,便添喜色上眉颠。’讽咏之馀,恍然如在吟风弄月间也。”四库提要卷一六六:“《鲁斋遗书》八卷、录二卷,元许衡撰。……盖此本为应良所重编,而鸣凤更名者也。首二卷为语录。第三卷为《小学大义直说》《大学要略》《大学直解》。第四卷分上、下,上为《中庸直解》,下为《读易私言》《读文献公揲蓍说》《阴阳消长》一篇。第五卷为奏疏。第六卷亦分上、下,上为杂著,下为书状。第七、第八卷为诗、乐府。附录二卷则像赞、诰欶之类,及后人题识之文。其书为后人所裒辑,无所别择。如大学中庸直解,皆课蒙之书,词求通俗,无所发明。其《编年歌括》,尤不宜列之集内。一概刊行,非衡本意。然衡平生议论宗旨,亦颇赖此编以存。弃其芜杂,取其精英,在读者别择之耳。其文章无意修词,而自然明白醇正,诸体诗亦具有风格,尤讲学家所难得也。”袁枚《牍外馀言》卷一:“元儒刘因云:‘近世士大夫,好以愚拙鲁钝人所不足之词以自号。彼其之非真有是也,亦非谦也。彼盖持老氏之说,以为天下古今,必如是而后可以无营而近道,则择而取之,要亦归于自利而已。’此数语,刺许鲁斋而发,恰前人所未有。今士大夫多犯此癖,缘未读刘公文集故也。”


洪适兼同知枢密院事。
范成大游径山,有《题径山凌霄庵》、《径山倾盖亭》、《题径山寺楼》诸诗,抒爱山之意。
张孝祥作《满江红•思归寄柳州》,发归思之情。
范成大迁著作佐郎,仍兼国史院编修官。
朱熹为胡安国《赠云居僧明公五首》作跋,微讽湖湘学之好佛禅。
一日,范成大作《新开塘浦记》,赞昆山县令李结(次山)兴水利、救灾荒之功。
洪适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叶顒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
莆州守王秬函告张浚已葬衡山,陆游感叹不已,赋诗追怀。
辛弃疾奏进《美芹十论》。
计有功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陆游在隆兴通判任,第五子子约生。
范成大除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赐礼部进士萧国梁以下四百九十三人及第、出身。
洪适罢右仆射。
魏杞以给事中、权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范成大罢吏部员外郎。
张孝祥出游于广右道中,有七绝《广右道中》二首。
陆游罢隆兴通判。
十三日,张孝祥作《踏莎行•五月十三日甚佳》;三十日,与张维等同游朝阳岩,作《游朝阳岩记》。
曾几(1084—1166)卒,年八十三。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曾几之卒,韩元吉、陆游、吕祖谦皆有诗文悼念。
中旬,张孝祥罢知静江府。
本月,蔡元定始就朱熹问学,讲论经义。
七日,张孝祥抵衡阳,有诗《七夕》、《丙戌七夕入衡阳境独游岸旁小寺》。
范成大与王万(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晓(浚明、陈渊叔、耿鎡(时举)避暑复与耿、王唱和。
张孝祥北归过洞庭湖,作《念奴娇•过洞庭》。
中秋,范成大与严焕(子文)游松江,约来岁复会。
重阳,张孝祥在蕲州,有诗《书怀》及词《点绛唇•赠袁立道》。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