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朱熹撰成《楚辞集注》约在是冬。

输入历史事件:

朱熹撰成《楚辞集注》约在是冬。

公元1198年 冬
朱熹撰成《楚辞集注》约在是冬。

熹自序云:“盖自屈原离骚,而南国宗之,名章继作,通号楚辞。大抵皆祖原意,而离骚深远矣。窃尝论之,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虽其不知学于北方,以求周公、仲尼之道,而独驰骋于变风、变雅之末流,以故醇儒庄士或羞称之。然使世之放臣屏子怨妻去妇抆泪讴吟于下,而所天者幸而听之,则于彼此之间天性民彝之善,岂不足以交有所发,而增夫三纲五常之重,此予之所以每有味于其言,而不敢直以词人之赋视之也。然自原著此词,至汉未久,而说者已失其趣,如太史公盖未能免,而刘安班固贾逵之书世复不传。及隋、唐间,为训解者尚五六家,又有僧道骞者,能为楚声之读,今亦漫不复存,无以验其说之得失。而独东京王逸《章句》与近世洪兴祖《补注》并行于世,其于训诂名物之间则已详矣,顾王书之所取舍,与其题号离合之间多可议者,而洪皆不能有所是正。至其大义,则又皆未尝沉潜反复、嗟叹咏歌,以寻其文词指意之所出,而遽欲取喻立说,旁引曲证,以强附于其事之已然。是以或以迂滞而远于性情,或以迫切而害于义理,使原之所为抑郁而不得伸于当年者,又晦昧而不见白于后世,予于是益有感焉。疾病呻吟之暇,聊据旧编,粗加檃括,定为《集注》八卷,庶几读者得以见古人于千载之上,而死者可作,又足以知千载之下有知我者,而不恨于来者之不闻也。呜呼悕矣,是岂易与俗人言哉!”按,关于朱熹之作《楚辞集注》,或以为乃感于赵汝愚之卒。杨楫《楚辞集注跋》:“庆元乙卯,楫侍先生于考亭精舍。时朝廷治党人方急,丞相赵公谪死于永,先生忧时之意屡形于色。忽一日,出示学者以所释楚辞一篇。楫退而思之,先生平居教学者,首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次而《六经》,又次而史传。至于秦、汉以后词章,特余论及之耳。乃独为楚辞解释其义,何也?然先生终不言,楫辈亦不敢窃而请焉。”困学纪闻卷十八:“南塘《挽赵忠定公》云:‘空令考亭老,头白注离骚。’”齐东野语卷三《绍熙内禅》:“汝愚永州安置,至衡州而卒。朱熹为之注离骚以寄意焉。”《郡斋读书志附志》:“公(朱熹)之加意此书,则作牧于楚之后也。或曰有感于赵忠定之变而然。”


十四日,海瑞(1514—1587)卒。
屠隆作客宣城,为梅鼎祚传奇《玉合记》作序。
王世贞起南京兵部右侍郎,未赴。
戚继光(1528—1588)卒。
礼部取中式文字一百余篇,奏请刊布,以为准则。
汤显祖传奇《紫钗记》或作于今年。
黄洪宪为曾维纶《来复堂集》作序。
张献翼请王世贞作生志,自以为旷达。
顾大典谪禹州知州,自免归,筑谐赏园以自适。
周梦旸《水部备考》成书。
丁亥京察,翰林院编修冯梦祯(1548—1605)以浮躁谪官。
吴时来任左都御史。
李贽在黄安,与耿定向之间多有论争。
阮大铖(1587—1646)生。
冯梦祯作《题门人稿》。
茅坤作《刻玉芝山房稿引》。
礼部复礼科都给事中苗朝阳疏,论科场事宜。
礼部题“为科场伊迩乞饬典试诸臣严斥违式试卷以正文体以罗真才事”。
王世懋(1536一1588)卒。
徐渭《四声猿》杂剧付刻。
陈文烛为茅坤《白华楼稿》作序。
尹立甫、赵仁甫二人诗酒唱和,所作后结集为《尹赵同声录》。
刘元震、黄洪宪等任乡试主考。
王衡举顺天乡试第一名。
袁宏道中举。
谢肇淛中举。
礼部尚书沈鲤致仕。
罗汝芳(1515一l588)卒。
李贽迁居麻城龙潭,日以读书讲学为事。
李一鹗、王国昌等乡试考生受惩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