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各以四百为限。

输入历史事件:

初,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各以四百为限。

公元1055年 十月
初,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各以四百为限。

又请杂问大义,侥幸之人悉以为不便,欲摇罢诏法。己酉(二十五日),知制诰王珪言:“唐自贞观讫开元,文章最盛,较艺者岁千余人,而所收无几。咸亨、上元中,尝增其数,然亦不及百人。国初取士,大抵袭唐制。逮兴国中,增辟贡举之路,其后浸以益广,无有定数。比年以来,官吏猥溢于常员,故近诏限数四百。兹诚所以惩仕进之弊也。取士唯进士明经、诸科:明经先经义而后试策,三试皆通为中第,其大略与进士等。而诸科既不问以经义,又无策试之式,止以诵数精粗为中否。则其专固不达于理,安足以长民治事哉?前诏诸科终场,问本经大义十道,《九经》止问义而不责记诵,皆已著之于令。臣虑言者以为难于遽更,而图安于弊也。唯陛下申敕有司,固守是法,毋轻易焉。”而尚书屯田员外郎朱景阳又奏谓:“礼部试日,以巡铺官察士子挟书交语私相借助。而贵游子弟与寒士同席,父兄持权,趋附者众,巡铺官多佞邪希进之人,为之庇盖,莫肯纠举。都堂主司,纵而不诘,上下相蒙。寒士寡徒,独任臆见。譬如战斗,是以一夫之力而当数百人也。请令寒士与锁庭者同场别考,则势均力敌,可绝偏私。”奏寝不报,而申严巡铺官不察之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〇)


刘秉忠在忽必烈藩邸,上《万言策》,所陈数十余条,皆尊主庇民之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撰成。
赐礼部进士方梦魁以下五百一十三人及第、出身有差。
赵葵授特进,依旧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湖南安抚大使。
参知政事吴潜乞解机政,诏不允。
郑清之乞归田里,诏不允。
吴潜帅越,吴文英在越州,赋词《绛都春》(螺屏暖翠)。
赵闻礼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尹焕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刘祁(1203—1250)卒,年四十八。
马致远约生于本年前后。
监察御史程元凤言,资善堂宜选用重厚笃实之士,上嘉纳之。
郑清之等上《玉牒》、《日历》、《会要》及《光宗宁宗宝训》、《宁宗经武要略》。
吴潜入为参知政事。
进《淳祐条法事类》凡四百三十篇,郑清之等奋进二秩。
罗大经撰《鹤林玉露》乙编成。
诏求遗书并山林之士有著述者,许上进。
诏以故直龙图阁楼昉所著《中兴小传》百篇、《宋十朝纲目》并《撮要》二书,付史馆誊写。
吴潜五疏乞罢机政,不允。
郑清之乞解机政,诏依前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封齐国公,仍奉朝请。
郑清之(1176—1251)卒,年七十六。
吴潜为右丞相。
吴文英与陈起(芸居)交往约在本年。
谢采伯(1179—1251)卒,年六十三。
程公许(1181—1251)卒,年七十一。
李曾伯自编《可斋杂稿》成。
诏来年省试仍旧用二月一日,殿试用四月十五日以前,庶免滞留远方士子。
诏改明年为宝祐元年。
刘克庄赋诗《壬子九日》。
吴潜罢右丞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