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己卯(十八日),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兼宗正卿、赠吏部尚书赵安仁卒,61岁。

输入历史事件:

己卯(十八日),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兼宗正卿、赠吏部尚书赵安仁卒,61岁。

公元1018年 五月
己卯(十八日),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兼宗正卿、赠吏部尚书安仁卒,61岁。

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以亲老弗果往。会国子监《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召试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赐绯。时王侯、内戚家多以铭诔为托。改迁太常丞。真宗即位,拜右正言,预重修《太祖实录》咸平三年,同知贡举。未几,知制诰,副夏侯峤巡抚江南,还,知审刑院。继判尚书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审官院。景德初,以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二年春,又与晁迥同知贡举。三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俄修国史。大中祥符初,议封禅,与王钦若并为泰山经制度置使、判兖州。礼毕,复拜工部侍郎。内外书诏有切要者,必经其裁。进秩刑部。五年,以兵部侍郎仍兼修史,奉祀,又同知礼仪院。八年,知贡举。寻知兼宗正卿。国史成,迁右丞。是夏,又为景灵宫副使。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五月,暴疾卒,年六十一。废朝,赠吏部尚书,谥文定。安仁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虽至显宠,简俭若平素。时阅典籍,手自雠校。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诏褒美。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集五十卷。(宋史本传)


范传正、李逢吉、王播、郑涵、席夔等二十八人登进士第。
顾况至常州,将归茅山,韦夏卿作诗《送顾况归茅山》,綦毋诚有诗《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顾况有诗《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顾况隐居茅山,有诗《归山作》;后间至扬州,有诗《送大理张卿》。
张籍自长安北游。
刘禹锡自洛阳赴长安,有诗《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自居易之父白季庚卒于襄阳官舍。
韩愈、李观在长安。
李观卒于长安,年二十九。
德宗有《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吕温于河南府乡贡进士试第一,有《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孟郊因汝州刺史陆长源招邀.由湘而往。
裴珣、王播、裴度、许尧佐、崔群等十五人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元稹寓居永乐坊清都观(开元观),约此时与李宗闵等人相识。
柳冕在婺州刺史任。
夏侯审本年或稍前官祠部郎中,卒于任。
陈羽官东宮卫佐,有《长安早春言志》,后行迹无考。
沈既济本年前后为礼部员外郎,作《词科论》,言进士以文章取士之弊:“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崔玄亮、韩泰、周君巢、齐皞等二十七人登进士第。
刘禹锡登吏部试,授太子校书。
韩愈在长安,上宰相求仕,不果。
张籍由蓟北南归,访王建于漳岸,后归江东。
韩愈自长安东归,于河阳见人入京献白乌、白鸜鹆,作《感二鸟赋》,又另作有《画记》。
崔元翰卒于长安,年六十七。
白行简撰《李娃传》。
德宗宴群臣于曲江,有诗《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臣》。
韦夏卿在常州刺史任,修复独孤及所辟东山,并作《东山记》。
孟郊自汝州赴长安应试,途中有诗《汝坟蒙从弟楚村见赠时郊得入秦楚村适楚》。
欧阳詹往太原,有《咏德上太原李尚书》、《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
元稹约于本年与杨巨源交游,在长安,日课为诗,相唱和。
柳宗元居长安,服父丧。
李程、孟郊、冯审、张仲方、崔偃、崔炼、湛贲、崔护、郑贲、乔弁等三十人登进士第。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