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邕(675—747)卒,年七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李邕(675—747)卒,年七十三。

公元747年 正月
李邕(675—747)卒,年七十三。

旧唐书玄宗纪下:“六载正月辛巳朔,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并以事连王曾、柳勣,遣使就杀之。”《唐代墓志汇编》大历〇〇九《唐故北海郡守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墓志铭并序》:“移青州,又遭所佞谬旨阴中,以东宫之姻,妄词连之,千里狱讯,不得谳报,年七十三,卒于强死,哀哉!”旧唐书文苑中本传:“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有文集七十卷。其《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批韦巨源谥议》,文士推重之。”新唐书艺文志四:“《李邕集》七十卷。”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皇甫湜《谕业》:“李北海之文,如赤羽白甲,延亘平野,如云如风,有躯有虎,阗然鼓之,吁可畏也。”四库提要卷一四九:“《李北海集》六卷,附录一卷。……邕文集本七十卷,《宋志》已不著录。此本为明无锡曹荃所刊,前有荃序……不言为何人所编。大抵皆采摭《文苑英华》诸书,裒而成帙,非原本矣。史称邕长于碑颂,前后所制凡数百首。今惟赋五首,诗四首,表十四首,疏、状各一首,碑文八首,铭、记各一首,神道碑五首,墓志铭一首,盖已十不存一。”


三日上巳,范成大与沈揆、赵磻老、韩元吉等游西湖,并题名。
辛弃疾被召为大理少卿。
暮春,陆游离蜀东归。
二日,范成大自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迁中大夫除参知政事。
七日,赐礼部进士姚颖以下四百一十七人及第、出身。
是月,陆游在东归途中。
月初,陆游舟抵归州。
六日,林光朝(1114—1178)卒,年六十五。
光朝之卒,陈俊卿、林亦之皆有祭文。
范成大罢参知政事,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陆游东归至鄂州,登南楼赋诗云:“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
朱熹以右相史浩荐,差知南康军。
陆游抵临安,召对,除提举福建常平茶事。
孝宗遣使抚问范成大。
赐岳飞谥武穆。
辛弃疾出为湖北转运副使。
范成大访毗陵,与杨万里晤面,时万里为毗陵守。
冬至日,范成大赋诗《冬至晚起,枕上有怀晋陵杨使君》;杨万里有《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陆游赴福建任,途经干溪、枫桥、双桥、牌头、奴寨、绣川驿、湖头寺、衢州、仙霞岭、鱼梁驿、梦藤驿诸处,皆有吟咏。
尤袤知台州,放罢。
张鎡直秘阁通判婺州。
袁去华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林宪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王炎(1115—1178)卒,年六十四。
薛师石(1178—1228)生。
真德秀(1178—l 235)生。
魏了翁(1178—1237)生。
陆游往游建安开元寺,赋诗《开元暮归》。
杨万里赋《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二首,范成大有《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二首。
吕祖谦择《圣宋文海》成编,孝宗赐名《皇朝文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