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刘长卿在余干,作诗《余干旅舍》、《登余干古县城》等。

输入历史事件:

刘长卿在余干,作诗《余干旅舍》、《登余干古县城》等。

公元759年 秋
刘长卿余干,作诗《余干旅舍》《登余干古县城》等。

后将赴南巴,有诗《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赴南巴书情寄故人》《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经鄱阳,作《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至岳州,作《南楚怀古》《晚次湖口有感》。过长沙,有《长沙过贾谊宅》。在湘中,有《秋杪江亭有作》《湘中忆归》《入桂渚次砂牛穴》等。在郴县,作《桂阳西洲晚泊古桥村主人》。【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唐风定》卷一七云:“结意深婉,亦复矫矫,与他篇不同。”《昭昧詹言》卷一八:“此贬潘州时也。起先点僧院,三、四切响,还萧寺,五、六写此处景,入已将作别赴岭外,收留题入化。因内史想象南朝,因南朝即其木亦古,所谓兴在象外也。”【登余干古县城】《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七律上”顾璘曰:“自寓感慨。”张震曰:“伤今吊古之情,蔼然见于言意之表。”唐汝询曰:“次联清绝,三联此处不厌重字。”周珽曰:“悲伤凄怆,捧读一过,不减痛读《骚经》。”《昭昧詹言》卷一八:“以情有余味不尽,所谓兴在象外也。言外句句有登城人在,句句有作诗人在,所以称为作者,是所谓魂魄停匀。”《诗境浅说》丙编:“盛唐之诗人怀古,多沉雄之作,至随州而秀雅生姿,殆风会所至耶?此诗首句总写古城之景,次句总写萧条之态,三、四承次句,实写其萧条。昔之官舍,衣锦排衙,今则秋原草没;昔之女墙,严城拥雉,今则夜月乌啼。五、六亦承次句,虚写其萧条,极目平沙,更无人迹,惟有向人斜日,伴凭高游客,少驻余光。末句谓一片荒城,消沉多少人物,而飞鸟无情,依旧嬉翔朝暮,鸟而有知,其如丁令威之化鹤归耶。”【南楚怀古】《删补唐诗选脉会笺释通评林》“中唐五古上”吴山民曰:“首四句感兴。‘碧云’二句语旷,收得好。”郭浚曰:“质而不俚,莽莽苍苍,是楚中语。”周明翊曰:“‘精魂’二语,无意而工。”陆时雍曰:“笔意萧疏。”【长沙贾谊宅】《唐诗镜》卷二九:“五、六当是慰劳,非是俏语。”《唐风定》卷一七云:“深悲极怨,乃复妍秀温和,妙绝千古。”《唐诗合解笺注》卷一○:“前解写过贾生故宅,后解所以深惜贾生而自悲摇落也。”围炉诗话卷三:“只言贾谊而己意自见。”《唐诗别裁集》卷一四:“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昭昧詹言》卷一八:“首二句叙贾谊宅,三、四‘过’字,五、六入议。收以自己托意,亦全是言外有作诗人在,过宅人在。所谓魂者,皆用我为主,则自然有兴有味。否则有诗无人,如应试之作,代圣人立言,于自己没涉。公家众口,人人皆可承当,不见有我真性情面目。试掩其名氏,则不知为谁何之作。张冠李戴,东餐西宿,驿传储胥,不能作我家当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清刻本):“笔法顿挫,言外有无穷感慨,不愧中唐高调。”《唐诗贯珠》:“松秀轻圆,中唐风致。”《大历诗略》:“极沉挚以澹缓出之,结乃深悲而反咎之也。读此诗须得其言外自伤意,苟非迁客,何以低回如此?”【秋杪江亭有作】《唐诗归》谭元春曰:“同一湘水向耳,‘人闲’二字,远不如‘君深’二字,知其故者可与言诗。”钟惺曰:“语不须深,而自然奥浑,气之所至。”【入桂渚次砂牛穴】《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七古上”中行曰:“错综颠倒,士人之玩趣尽堪作玩。”王世贞曰:“‘楚云淡无心’五字,不下‘幽州白日寒’,彼意活,此意沉。”


计有功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陆游在隆兴通判任,第五子子约生。
范成大除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赐礼部进士萧国梁以下四百九十三人及第、出身。
洪适罢右仆射。
魏杞以给事中、权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范成大罢吏部员外郎。
张孝祥出游于广右道中,有七绝《广右道中》二首。
陆游罢隆兴通判。
十三日,张孝祥作《踏莎行•五月十三日甚佳》;三十日,与张维等同游朝阳岩,作《游朝阳岩记》。
曾几(1084—1166)卒,年八十三。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曾几之卒,韩元吉、陆游、吕祖谦皆有诗文悼念。
中旬,张孝祥罢知静江府。
本月,蔡元定始就朱熹问学,讲论经义。
七日,张孝祥抵衡阳,有诗《七夕》、《丙戌七夕入衡阳境独游岸旁小寺》。
范成大与王万(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晓(浚明、陈渊叔、耿鎡(时举)避暑复与耿、王唱和。
张孝祥北归过洞庭湖,作《念奴娇•过洞庭》。
中秋,范成大与严焕(子文)游松江,约来岁复会。
重阳,张孝祥在蕲州,有诗《书怀》及词《点绛唇•赠袁立道》。
范成大主管台州崇道观。
韩元吉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再至丹阳,赋《满江红》词怀陆游。
张孝祥为历阳守胡昉撰《三河记》,并有词《菩萨蛮•和州守胡明秀席上》。
朱熹编集《杂学辨》,何镐作跋行之。
刘珙刻《二程先生文集》于长沙,张栻校订。
王明清撰成《挥麈录》,并为作跋。
诏免进呈《钦宗日历》,送国史院修纂实录。
叶顒以资政殿学士知枢密院事。
叶顒为尚书左仆射,魏杞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陈俊卿以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