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白隐居大匡山,从赵蕤学,时蕤方著《长短经》。

输入历史事件:

李白隐居大匡山,从赵蕤学,时蕤方著《长短经》。

公元716年 本年
李白隐居大匡山,从赵蕤学,时蕤方著长短经

唐诗纪事卷一八引《彰明逸事》:“太白恐,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蕤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赵蕤《长短经叙》:“恐儒者溺于所闻,不知王霸殊略,故叙以长短术,以经纶通变者。创立题目,总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名曰长短经。大旨在乎宁固根蒂,革易时弊,兴亡治乱,具载诸篇。为沿袭之远图,作经济之至道。”长短经卷六:“自隋开皇十年庚戌岁灭陈,至今开元四年丙辰岁,凡一百二十六年,天下一统。”书当成于本年或稍后,姑系于此。李白赵蕤游亦当在本年前后。新唐书艺文志三:“赵蕤《长短要术》十卷。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赵蕤者,梓州盐亭县人也。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妻俱有节操,不受交辟。撰长短经十卷,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四库提要卷一一七:“长短经九卷,唐赵蕤撰。是书皆谈王伯经权之要,成于开元四年。自序称凡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唐志》晁公武《读书志》,卷数并同。……然仅存九卷。……刘向战国策,称或题曰《长短》。此书辨析事势,其源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故不悖于儒者,其文格亦颇近荀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周史官作《缁衣》之诗,美郑武公受王命为伯。
秦人作《小戎》,咏秦襄伐戎之事。
诗作于襄公之时,于诗本文亦有征。
从襄公七年至十二年伐戎至岐而卒之六年间都是伐戎之时,《小戎》当作于此期间。
秦文公元年,居西垂宫。
郑武公东迁,至溱、洧流域。
秦文公将兵东猎,作《石鼓文》以纪其事。
关于《石鼓文》之作时,近人马衡《石鼓文为秦刻石考》论定为秦代。
陈直《史记新证》也认为:“石鼓文第五鼓第四行有‘游汧翳洎洎’等字,当即记文公东猎汧渭事。
秦文公东迁至汧、渭之会,占卜居所得吉兆,因而营邑于斯。
晋文侯杀携王余臣,周二王并立至此结束。
携王被杀后,二王并立的局面结束,随后,平王东迁洛邑,周朝政局逐步趋于稳定,礼乐制度的重修与转型,使仪式乐歌的展演趋于兴盛,而其创作则日趋衰落。
周平王东迁洛邑。
《史记·周本纪》、《秦本纪》以为周平王东迁洛邑在平王元年,有误。
周平王锡晋文侯命,周作册史官作《文侯之命》。
周人作《采菽》以美平王能锡命晋文侯。
以“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西都旧臣作《都人士》,闵宗国之乱,而思复国。
今按诗中之“都人士”为“万民所望”,又其“狐裘黄黄”,明指天子。
周人作《绵蛮》,咏东迁途中所见所感。
由诗本文来看,此诗并无讽刺之意,故朱熹《诗序辨说》曰:“此诗未有刺大臣之意。
周西都畿内之人作《野有死麕》,咏婚姻之事。
卫武公约九十五岁,作《抑》以箴儆于国。
卫人作《淇奥》以赞美卫武公。
又据三家诗,此诗中说到卿士所乘坐的“重较”之车,所以应是作于卫武公人为王卿士之时,《史记·卫世家》:“武公四十二年,犬戎杀幽王,武公将兵佐周平戎,甚有功,平王命武公为公。
卫武公和卒,享年约九十五岁。
秦文公听从史敦之言,作鄜畤,以祭白帝。
秦人初有史,以记秦事。
卫庄公娶齐庄公女庄姜为夫人,卫人为之作《硕人》之诗。
《毛序》曰:“《硕人》,闵庄姜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