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六日,诏萧瑀等人分工修撰魏、周、隋、齐、梁、陈史,卒未成功。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六日,诏萧瑀等人分工修撰魏、周、隋、齐、梁、陈史,卒未成功。

公元622年 十二月
二十六日,诏萧瑀等人分工修撰魏、周、隋、齐、梁、陈史,卒未成功。

唐会要卷六三:“至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诏:‘……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俭可修周史,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丞魏徵可修齐史,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秦王府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绵历数载,竟不就而罢。”旧唐书令狐德棻传:“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陛下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高祖然其奏。”


刘歆约三十七岁,丧父(刘向);为中垒校尉。
谷永病,三月,免大司农;数月后,卒(? —前8)。
陈元约十八岁,或于此年以父任为郎。
桓谭从成帝之甘泉;作《仙赋》。
李寻作《奏记翟方进》。
三月,桓谭从成帝祠河东。
成帝刘骜崩。
班婕妤充奉园陵,后卒(? — ?)。
太子刘欣即位,是为哀帝。
师丹为左将军,封关内侯,领尚书事;作《劾奏董宏》。
李寻待诏黄门。
息夫躬与皇后父傅晏善,结交孙宠,上书,召为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师丹同丞相孔光等人受诏白太皇太后,令王莽视事。
刘歆作《议不宜毁孝武庙》《议惠景及太上寝园》。
诏罢乐府。
刘歆被王莽举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典领《五经》,承继父业,著《七略》。
师丹建言《限民田奴婢》。
师丹为大司马,封高乐侯。
李寻作《对诏问灾异》;迁黄门侍郎;以其言水灾,旋拜为骑都尉,使护河堤。
刘歆以为夏贺良等所挟甘忠可书不合《五经》,不可施行。
师丹为大司空;作《请无改先帝之道书》;数十次上书,言多切直;以哀帝旨意反复多变,乞归故里,哀帝不遣。
议郎耿育上书讼陈汤之冤;哀帝准陈汤还长安。
唐林以尚书令上书,请傅喜立于朝。
郭宪约十八岁,谏师诣王莽;王莽知而奇之。
桓谭十七岁,以父任为奉车郎。
冯衍约九岁,能诵《诗》。
包咸生(前7—65)。
汉哀帝建平元年至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前6—公元57) 共63年。
•引 言•。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自哀、平陵替,光武中兴,深怀图谶,颇略文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