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刘歆约三十七岁,丧父(刘向);为中垒校尉。

输入历史事件:

刘歆约三十七岁,丧父(刘向);为中垒校尉。

公元-8年 是年
刘歆约三十七岁,丧父(刘向);为中垒校尉

《汉书•刘向传》卷三十六)按,《汉书•刘歆传》卷三十六云“向死后,歆复为中垒校尉”,关于刘歆中垒校尉之年,令人颇生疑窦。除此处谓刘歆“复为中垒校尉”外,汉书尚有四处五次言及刘歆中垒校尉,此四处依年代顺为:①(前8或前7)《李寻传》卷七十五:“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中垒校尉刘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②(前7)《韦玄成传》卷七十三:“成帝崩,哀帝即位。……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上览其议而从之。制曰:‘太仆舜、中垒校尉歆议可。'”③(前4)《郊祀志》卷二十五下:“平帝元始五年,大司马王莽奏言:‘……建平三年,惧孝哀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太师孔光、长乐少府平晏、大司农左咸、中垒校尉刘歆、太大夫朱阳博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④(前1)《刘歆传》卷三十六:“会哀帝崩,王莽持政,莽少与歆俱为黄门郎,重之,白太后太后留歆为右曹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使治明堂辟雍,封红休侯。”以上之③,为王莽回忆往事,所云当系元始五年(公元5)时的官职,然其时刘歆已非中垒校尉;其①、②两处三次称刘歆中垒校尉,最合理的解释是因此年刘向卒后,刘歆确实被任此职。然而,其④却称元寿二年(前1)刘歆“迁中垒校尉”,这显然与绥和元年(前8)。“复为中垒校尉”相抵牾。同出汉书,自相矛盾乃尔,令人不知所从,三占从二,姑依此年说。


曹丕作《武帝诔》《短歌行》。
曹丕作《除禁轻税令》;用陈群议制九品官人法。
刘澳为侍中,赐爵关内侯。
华歆拜相国,封安乐乡侯。
王朗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上疏劝曹丕育民省刑。
陈群封昌武亭侯,徙尚书。
丁仪转右刺奸掾,见杀(?一220)。
丁廙见杀(?一220)。
曹植《野田黄雀行》或作于此时。
曹丕遣诸侯就国。
曹植就国。
曹丕作《拜毛玠等子为郎中令》。
陈群制九品官人之法。
二+八日,曹植作《请祭先王表》。
曹丕《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或作于此月底。
曹丕封子曹睿为武德侯;以郑称为曹睿傅,作《以郑称授太子经学令》。
曹丕南征;杀劝谏之霍性。
甄皇后留邺。
孟达作《辞先主表》,率部曲四千余户降魏。
曹丕收降孟达、武都氏王杨仆;作《敕尽规谏令》《孟达杨仆降附令》《与孟达书》。
孟达至谯,甚见礼遇,曹丕与之携手同载;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
孟达与夏侯尚等伐刘封,作《与刘封书》。
曹丕军谯,设伎乐百戏;作《复谯租税令》《于谯作》。
卫觊徙为尚书,作《大飨碑》。
贾逵为豫州刺史,赐爵关内侯。
曹丕作《殡祭死亡士卒令》;至曲蠡。
卫觊还汉朝为侍郎,为文诰之诏。
又奏曰”,“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等百二十人上书曰”,“辅国将军等一百二十人又奏日”,“尚书令桓阶等再奏曰”,“尚书令桓阶等复奏曰”,然不知何者为卫觊所作。
卫觊作《禅位魏王诏》。
曹丕作《以李伏言禅代合符谶示外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