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陶潜卒。

输入历史事件:

陶潜卒。

公元426年 本年
陶潜卒。

《宋书•隐逸传》说:“(陶)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按学界已发表的多种陶潜年谱,各家对陶潜卒于元嘉四年的记载并无异议,但是,关于陶潜是否享年六十三,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自然影响到对于陶潜生年之考定。梁昭明太子为陶潜作序說:“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钟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说:“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之第五条说:“钟嵘谓:‘渊明诗(前人以渊明为字,故直称渊明),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叶少蕴尝辩之矣。愚按,太冲诗浑朴,与靖节略相类。又太冲常用鱼、虞二韵(鱼、虞古为一韵),靖节亦常用之,其声气又相类。应璩《百一诗》,亦用此韵,中有云:‘前朝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又《三叟诗》简朴无文,中具问答,亦与靖节口语相近,嵘盖得之于骊黄间耳。要知靖节为诗,但欲写胸中之妙,何尝依仿前人哉。山谷谓:‘渊明为诗,直寄焉耳。’斯得之矣。”同书同卷之第二十九条说:“晋宋间谢灵运辈,纵情丘壑,动逾旬朔,人相尚以为高,乃其心则未尝无累者(灵运尝求入远公社,远公察其心杂,拒之)。惟陶靖节超然物表,遇境成趣,不必泉石是娱、烟霞是托耳……”


  张潮(1650一1709)生。
  卞玉京著道士装访吴伟业,为鼓琴,吴伟业为作《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二十九日,开八旗子弟科举。
  五日,小说《定鼎奇闻》(又名《新世弘勋》、《盛世宏勋》、《新史奇观》:二十二回成书刊行,题“蓬蒿子编”,记明末李自成反明与清兵入关事。
旧题陶贞怀长篇弹词《天雨花》三十卷问世。
  吴伟业作《秣陵春》传奇,借南唐故事发抒亡国之痛,感慨良多。
  吴伟业作《圆圆曲》。
  侯方域应清廷乡试,中副榜。
  曹尔堪考中二甲第十五名进士。
  汤斌考中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进士。
  十五日,查继佐为丁耀亢《赤松游》传奇作序。
  清两江总督马国柱疏荐吴伟业,吴伟业上书马国柱以病辞。
  侯方域致书吴伟业,力劝吴伟业勿仕清廷,吴伟业以“不负良友”答之。
  诗僧苍雪访吴伟业,吴伟业盛赞其诗。
  禁刻琐语淫词。
  毛先舒《诗辩坻》四卷成书。
陈洪绶(1599—1652)卒。
  鲁王朱以海去监国之号。
  三日至四日,慎交、同声二文社大会于虎丘,以吴伟业为宗主。
  十八日,戴名世(1653—1713)生。
  吴伟业闻征辟诏书下,大病,作《贺新郎•病中有感》以明志。
  吴伟业北上过淮阴,作《过淮阴有感二首》,沉痛万分。
  王士禛与徐夜定交。
  吕留良与吴之振定交。
  吴伟业《秣陵春》传奇付梓。
  吴伟业在京师访梁维枢,为梁所著《玉剑尊闻》作序。
  二十三日,谈迁在京与吴伟业开始交往。
  二日,谈迁访吴伟业,吴伟业出示近作《箫史青门曲》。
  十日,陈名夏(1605—1654)卒。
  十八日,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1654—1722)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