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预为尚书,奏议皇太子除服事。

输入历史事件:

杜预为尚书,奏议皇太子除服事。

公元274年 十月
杜预尚书,奏议皇太子除服事。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元皇后梓宫将迁于峻阳陵。旧制,既葬,帝及群臣即吉。尚书奏,皇太子亦宜释服。预议‘皇太子宜复古典,以谅门终制’,从之。”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及将迁于峻阳陵,依旧制,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先是,尚书祠部奏从博士张靖议,皇太子亦从制俱释服。博士陈逵议,以为‘今制所依,盖汉帝权制,兴于有事,非礼之正。皇太子无有国事,自宜终服。’有诏更详议。尚书杜预以为:……于是尚书仆射卢钦、尚书魏舒问杜预证据所依。预云:‘传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此谓天子绝期,唯有三年丧也。非谓居丧衰服三年,与士庶同也。故后、世子之丧,而叔向称有三年之丧二也。周公不言高宗服丧三年,而云谅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叔向不讥景王除丧,而讥其燕乐已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门之节也。《春秋》,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时简公未葬,请免丧以听命,君子谓之得礼。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传曰吊生不及哀。此皆既葬除服谅门之证,先儒旧说,往往亦见,学者未之思耳。《丧服》,诸侯为天子亦斩衰,岂可谓终服三年邪!上考七代,未知王者君臣上下衰麻三年者谁;下推将来,恐百世之主其理一也。非必不能,乃事势不得,故知圣人不虚设不行之制。仲尼曰礼所损益虽百世可知,此之谓也。’于是钦、舒从之,遂命预造议,奏曰:……于是太子遂以厌降之议,从国制除衰麻,谅门终制。于时外内卒闻预异议,多怪之。或者乃谓其违礼以合时。时预亦不自解说,退使博士段畅博采典籍,为之证据,令大义著明,足以垂示将来。畅承预旨,遂撰集书传旧文,条诸实事成言,以为定证,以弘指趣。”


董逢元编定《唐词纪》十六卷。
华善继《折腰漫草》刊行。
许孚远《敬和堂集》八卷刊行。
杜泾《对制谈经》成书。
姚士粦游京师,撰《日畿访胜录》二卷。
鲁王朱寿鏳作《鲁府秘方序》。
高攀龙(1562—1626)以抗疏语侵时相,由行人谪揭阳典史。
程嘉燧(1565—1643)年三十,诗大就。
汪本钶初见李贽于龙湖,日课举子业,夜谈《易》一卦。
何白(1548—1628)造访陈继儒,“终日娓娓,皆吉德长者之言”。
长洲知县江盈科寓书屠隆订交,欲聘屠隆开局纂辑群书。
吴应箕(1594—1645)生。
诏宗室得就试。
陈继儒以《香案牍》一书寄赠王衡。
刘黄裳(1529一1595)卒。
汤显祖上计至京,与袁氏三兄弟等聚首都门。
袁宏道自北京起程赴吴县知县任,作《出燕别大哥、三哥》等诗。
朱之蕃等进士及第。
王思任(1574—1646)举进士,其举业文字颇负盛名。
乙未科翰林馆课曾汇集刊行,名为《乙未科翰林馆课东观弘文》,凡十卷。
董份卒。
吴炳(1595—1648)生。
胡应麟应进士试不第。
汤显祖作《紫钗记题词》。
袁宏道到吴县知县任,与长洲知县江盈科往还密切,友情甚笃。
帅机(1537—1595)卒。
茅坤为桑贞白《香奁诗草》作序。
周天球(1514一l 595)卒。
屠隆至遂昌访汤显祖。
茅坤作《耄年录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