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中散集》。

输入历史事件:

中散集》。

公元224年 是年
中散集》。

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四十七至五十二收其文二十篇。丁福保《全三国诗》卷四收其诗五十三首。张溥:“嵇辞清峻,阮旨遥深,万家诗文定论也。叔夜著文论六七万言,《唐志》犹有十五卷,今存者仅若此,殆百一耳。然视建安诸子,篇章凋落,斯又岿然大部矣。《家诫》小心笃诲,酒坐语言,兢兢集木,独以柳下踞锻,傲睨钟会,竟遭谮死。东汉马文渊诫其兄子效龙伯高,毋效杜季良,足称至慎,善保家门,而薏苡一车,妻孥草索,怨谤之来,非人所意。凡性不近物者,勉为抑损,终与物乖。中散绝交巨源,非恶山公,于当世人事,诚不耐也。书中自叙蓬首垢面,懒癖入真,阮嗣宗口不臧否,亦心知师之,卒不能学。人实不宜仕宦,强衣被之,适速死耳。集中大文,诸论为高,讽养生而达庄、老之旨,辩管、蔡而知周公之心,其时役役司马门下者,非惟不能作,亦不能读也。范升系狱,杨政肉袒道旁,哀泣请命,明主立释。叔夜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求为师不许,抱卧龙之姿,撄僭臣之忌,其死也,正以此耳。《赠兄诗》云:‘虽日幽深,岂无颠沛。’《幽愤诗》云:‘紫此幽阻,实耻讼冤。’夫人身隐矣,而祸犹随之,祸至而复不欲与直也,不死安归乎!《广陵散》绝,弊在用光,钟士季、吕长涕兽睡耳,岂能杀叔夜者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嵇中散集题词》)永瑢等:“《嵇中散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嵇康撰。案康为司马昭所害时,‘当途’之祚未终,则康当为魏人,不当为晋人,晋书立传,实房乔等之舛误。本集因而题之,非也。《隋书•经籍志》《康文集》十五卷,《新、旧唐书》并同,郑樵《通志略》所载卷数尚合,至陈振孙《书录解题》则已作十卷,且称:‘康所作文论六七万言,其存于世者仅如此。’则宋时已无全本矣。疑郑樵所载,亦因仍旧史之文,未必真见十五卷之本也。王楙野客丛书云:‘《嵇康传》曰:“康喜谈名理,能属文,撰《高士传赞》,作《太史箴》声无哀乐论。”余得田比陵贺方回家所藏缮写《嵇康集》十卷,有诗六十八首,今文选所载才三数首;《选》惟载康《与山巨源绝交》一书,不知又有《与吕长悌绝交书》一首;《选》惟载《养生论》一篇,不知又有《与向子期论养生难答》一篇,四千余言,辨论甚悉。《集》又有《宅无吉凶摄生论难》上中下三篇,《难张辽自然好学论》一首,《管蔡论》《释私论》《明胆论》等文。崇文总目《嵇康集》十卷,正此本尔。《唐艺文志》《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谓何。’观楙所言,则樵之妄载确矣。此本凡诗四十七篇,


宋朝进行全国人口统计。
张耒谪监黄州酒税矾务。
黄庭坚本年所作文,以《与洪甥驹父》较著名。
秦观四十九岁。
陈师道本年作诗极多,有《寄邓州杜侍郎(兹)》、《寄提刑李学士》、《寄杜择之》、《次韵晁无歝春怀》、《寄晁无歝》、《别宝讲主》、《还里》、《答魏衍黄预勉予作诗》、《老柏三首并序》、《魏衍见过》、《次韵萤火》、《次韵夏日江村》、《次韵观月》、《次韵夏日》、《夏日有怀》、《送杜择之》、《杨夫人挽词》、《柏山》、《答颜生》、《送刘主簿(义仲)》、《触目》、《晚望》、《送高推官》、《和黄预感秋》、《和颜生同游南山》、《僧慧僧和同往南山》、《柏》、《谢端砚》、《捕狼》。
其中,以下诗篇比较著名:《后山诗注》卷六《寄晁无歝》:“稍听春鸟语叮咛,又见官池出断病。
同卷,《次韵夏日》:“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
朱松(1097—1143)生。
李格非本年为礼部员外郎。
传国玉玺成闹剧,改元元符有因由。
今《纲目》大书‘元符元年春正月,得秦玺于咸阳’者,所以深著蔡京愚惑哲宗之罪也。
辽徙阻卜贫民于山前,以改善其生活环境。
宋攻夏于塞外,宋筑兴平城。
二十日,苏辙六十岁生日,兄苏轼以沉香山子寄弟苏辙,并作《沉香山子赋》,见《苏轼文集》卷一。
三月三日,上巳日,苏轼作诗写海南风情。
苏轼作《众妙堂记》。
癸酉(二十四日),苏辙移循州安置。
秦观在横州,赋《醉乡春》抒怀。
李清照本年十五岁。
章惇等进《神宗帝纪》。
宋诏学官增习两经。
宋朝改元元符。
夏人败于宋,遣使求援于辽。
宋遣官分至鄘延、泾原、河东、熙河按验所筑城寨。
翰林学士承旨蔡京等上《常平、免役敕令格式》。
循州告下,苏辙离开雷州,时冒大暑。
宋朝廷窜范祖禹、刘安世于远州。
宋京师地震。
宋熙河兰岷路复为熙河兰会路。
苏辙于本月至循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