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赵文哲《媕雅堂别集》曰:“朱子以忽之辞昏未为不正,其失国以势孤援弱,亦未有可刺之

输入历史事件:

赵文哲《媕雅堂别集》曰:“朱子以忽之辞昏未为不正,其失国以势孤援弱,亦未有可刺之

公元-701年 月份不详
赵文《媕雅堂别集》曰:“朱子以忽之辞昏未为不正,其失国以势孤援弱,亦未有可刺之罪,故力斥《序》为失是非之正、害礼义之公,而疑此诗亦淫奔之作。

闻尝考之,忽之辞昏有二。”“始以非耦以辞,继以师昏为辞,其守义不可谓不正。特是郑庄之时,内多璧宠,外有权臣,群公子交构其间,祸乱之萌已非一朝夕之故。忽以守小节而亡大援,以致失国,国人目击心伤,形诸嗟叹,亦未失忠厚之遗也。且忽之辞昏,祭仲不言之乎:‘君多内宠,子无不援,将不立。’忽不能听,君子讥其善自为谋,而谋不及国。是当时,郑之廷臣及后之据经作传、亲承孔子之教如左氏者,皆以其辞昏为失,岂作诗者与序诗者一人之私言乎?”“以为淫奔之诗者,朱子特以《郑风》而臆之耳。今就经文诠之:同车者,亲迎授绥之礼也。同行者,御轮三周之侯也。日‘佩玉’,是有矩步之节。曰‘孟姜’,则本齐族之贵。彼《溱洧》之相谑,《桑中》之相要,有如是之威仪盛饰昭彰耳目者乎?”


(辽兴宗重熙二十四年)己丑朔(一日),召宋使钓鱼、赋诗。
乙未(七日),龙图阁直学士、左司郎中张昪兼侍读。
乙巳(十七日),观文殿学士、户部侍郎、知河阳富弼为宣徽南院使、判并州。
丙午(十八日),徙知并州、武康军节度使韩琦知相州,琦以疾自请也。
己卯(二十一日),翰林学士、群牧使杨伟等言:判官、殿中丞王安石文行颇高,乞除职名。
癸未(二十五日),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权知开封府蔡襄,为枢密直学士、知泉州,以母老自请也。
癸巳(五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吴奎知寿州。
戊寅(二十一日),礼部员外郎、知制诰韩绛为吏部员外郎、知河阳,从所请也。
甲申(二十七日),翰林学士欧阳修言:“京师近有雕市《宋贤文集》,其间或议论时政得失,恐传之四夷不便,乞焚毁。
己丑(二日),翰林学士欧阳修为翰林侍读学士、知蔡州,知制诰贾黯知荆南,皆从所乞也。
戊戌(十一日),吏部尚书、平章事陈执中罢为镇海节度使。
己亥(十二日),三司使、尚书左丞王拱辰为宣徽北院使、判并州。
癸卯(十六日),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左司郎中张昪,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甲辰(十七日),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郓州庞籍为昭德节度使、知永兴军,寻改知并州。
乙巳(十八日),工部侍郎、知桂州余靖为户部侍郎。
戊午(二日),新知蔡州、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复为翰林学士,新知制诰贾黯复判流内铨。
戊辰(十二日),资政殿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户部侍郎吴育为宣徽南院使、判延州,宣徽北院使、判并州王拱辰复为尚书左丞、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知永兴军,从御史之言也。
己丑(四日),契丹主宗真卒。
己亥(十四日),大理评事韩维为史馆检讨,从翰林学士承旨孙抃等所请也。
辛丑(十六日),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欧阳修为契丹国母生辰使,右正言、知制诰刘敞为契丹生辰使,起居舍人、直秘阁、知谏院范镇为契丹国母正旦使。
癸丑(二十八日),改命欧阳修、向传范为贺契丹登宝位使。
欧阳文忠公使辽,其主每择贵臣有学者押宴,非常例也。
二十九日,高若讷卒,59岁。
著有:《大飨明堂记》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三》)、《素问误文阙义》(《宋史•艺文志六》)、《高若讷集》二十卷(宋祁《高观文墓志铭》)。
丙申(十二日),主客员外郎吴中复为殿中侍御史里行。
乙巳(二十一日),礼部贡院上《删定贡举条制》十二卷。
初,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各以四百为限。
庚戌(二十六日),翰林学士、刊修《唐书》欧阳修言:“自汉而下,唯唐享国最久。
乙酉(二日),参知政事程戡言:“前知益州,闻风俗所传:‘岁在甲午,当有兵起。
庚寅(七日),降知庐州、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包拯为兵部员外郎、知池州,坐失保任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