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铨选

输入关键字:

铨选

选官制度。古代举士、授官相一致。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铨选授官。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每岁五月,颁格于州县,选人合格者,由州县官或旧任官处具状保送之,列其罢免、善恶之状,十月会于尚书省,过时者不叙。以十一月起选,至次年三月铨毕。贞观二年(628),改为四时听选,随时注拟。十九年,又复旧例。五品官以上除拜,由宰相奏议,称制授,不在铨选之列。六品以下则集而试之,以身、言、书、判和德行、才用、劳效等分其优劣,量才授职,称旨授,亦称奏授。及第举子亦须赴吏部应试,中者授官。开元时,员外郎、御史诸供奉官皆进名由皇帝敕授,铨司之任渐轻。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拥兵自立,皆自署置官员;将帅出征,亦临时注名授官。铨选趋于破坏。唐以后,铨选代有更易,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


【检索铨选 ==>】 古籍全文检索:铨选     全站站内检索:铨选

巨定县
巨鹿县
巨鹿郡
巨野教案
巨鹿之战
扎杜
扎答
扎由瓦
扎库塔
扎里赤
扎拉克
扎剌儿
扎赉特
扎萨克
扎喀纳
扎尔固齐
扎合敢不
扎库塔城
扎罕格尔
扎经染色
扎什伦布寺
扎萨克图汗部
扎鲁库克齐伯克
扎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
屯丁
屯卫
屯长
屯户
屯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