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夏州

输入关键字:

夏州

①地名。(1)《左传》宣公十一年(前598):“楚“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谓夏口城上数里有洲名夏州,即此。按“”有“”义,此夏州为楚迁陈国每乡一人所置之聚落,非谓水中之洲,裴说疑不确。(2)《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说楚威王曰:楚地“东有夏州、海阳”。裴駰集解引车胤撰《桓温集》:“夏口城上数里有洲名夏州”,云即“东有夏州”之“夏州”。张守节《正义》曰:“大江中州也。”《大清一统志》又从而推断谓“在汉阳县北”。按苏秦此段说辞,极言楚国之强大,所举四境地名,如西境黔中、巫郡,南境洞庭、苍梧和东境的海阳,都是范围相当广大的地区名,不应夏州独指夏口城附近一小洲。裴说殆非是。《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引盛弘之《荆州记》云“夏首又东二十余里有涌口,二水之间谓之夏洲,首尾七百里,华容监利二县,在其中矣。”此首尾七百里之夏洲,当即苏秦所谓“夏州”。约当今湖北荆州市以东江、汉之间监利、石首、洪湖诸市、县一带。②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统万镇置,因城本十六国赫连夏都得名。治岩绿县(唐改名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唐辖境相当今陕西大理河以北的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区。唐末以来党项族拓跋氏世居其地,后遂为西夏领土。元废。


【检索夏州 ==>】 古籍全文检索:夏州     全站站内检索:夏州

北凉武宣王
北部下大夫
北部给事中
北掌客上士
北燕百官表
北魏太武帝
北魏文成帝
北魏节闵帝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庄帝
北魏孝武帝
北魏孝明帝
北魏明元帝
北魏宣武帝
北魏景穆帝
北魏道武帝
北魏献文帝
北女直兵马司
北方革命协会
北外都水丞司
北主客曹尚书
北宋经抚年表
北直隶苑马寺
北岳庙德宁殿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机器磨坊
北京都转运司
北河河道总督
北面皇族帐官
北庭都元帅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