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李绛

输入关键字:

李绛

764—830

唐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字深之。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初历渭南尉、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为翰林学士,俄知制诰。浙西李锜平,宪宗欲运锜私财入京,他请留代贫户当年租税。数论宦官横肆、藩镇进献之弊。迁中书舍人,为宦官吐突承璀嫉恨。六年,罢学士,迁户部侍郎。宪宗出承璀为淮南监军,始擢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同列李吉甫政见不同,常有争论。次年,魏博田季安死,田兴(弘正)请以六州归朝,他请以厚赏结人心。前后论谏,宪宗多所采纳。九年,以足疾罢相,授礼部尚书。后出为华州刺史、河中观察使。穆宗立,改御史大夫。大和二年(828),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四年,以兵变遇害。有《李深之文集》二十卷,今本题为《李相国论事集》六卷。


【检索李绛 ==>】 古籍全文检索:李绛     全站站内检索:李绛

杨文定
杨文乾
杨文鼎
杨文骢
杨文德
杨以增
杨允恭
杨玉环
杨玉科
杨正芳
杨世恩
杨东明
杨叶洲
杨玄感
杨汉英
杨永裕
杨弘礼
杨弘武
杨邦乂
杨邦基
杨再兴
杨再思
杨存中
杨成规
杨执柔
杨师道
杨光先
杨光远
杨廷枢
杨廷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