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包袱

包袱    bāo fu

1. 包裹物件用的布面

2. 外包有布的包裹

3. 喻指精神上的负担

4. 比喻某种负担,即使人沮丧、压抑或引起忧虑的事物

5. 曲艺节目的笑料

详细解释

1. 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

宋 洪迈 《夷坚三志·胡廿四父子》:“ 乾道 元年冬, 弋阳 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包袱,一本作“包复”。 元 刘致 《一枝花·罗帕传情》套曲:“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 又命 平儿 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泥包袱拿出来。” 曹禺 《原野》第一幕:“她手里抱着一个小红包袱。”

2. 包衣物用的包单。如:这些衣服需要一块大点的包袱才能包住。

3. 比喻某种负担。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三:“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当代》1981年第3期:“你可愿意在‘十一’那天背上家庭的包袱?”

4. 祭扫时的焚化品。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鏹封於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红楼梦》第五八回:“你告诉我名姓儿,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5. 曲艺术语。指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侯宝林 《我和相声》:“不懂幽默,这一段相声哪一点是‘包袱’你弄不清楚,幽默的东西到你嘴里你就不知道怎样表现,就得不到艺术效果。”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负担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ㄠ ㄈㄨˊ  拼音 bāo fú
相似詞: 1.包裹 2.負擔
1. 用布包成,便於攜帶的行李。
   ▶ 《紅樓夢.第四二回》:「這包袱裡是兩疋紬子,年下做件衣裳穿。」
   ▶ 《老殘遊記.第四回》:「在兩間堆破爛農器的一間屋子裡,搜出了一個包袱,裡頭有七八件衣裳。」
2. 比喻累贅或負擔。
   ▶ 如:「精神上的包袱。」
3. 相聲或快書等曲藝中所製造的笑料。
4. 一種特製的紙包,內裝紙錢等物,在佛前或墳前焚化。
   ▶ 《紅樓夢.第五八回》:「外頭去叫小廝們打了包袱,寫上名姓去燒。」

「包袱」在《汉语大词典》第1928页 第2卷 184


「包袱」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2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