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霍山

输入历史地名:

霍山

①亦名霍太山、太岳山。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周礼·夏官司马》: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

②即今安徽霍山县西南天柱山。《尔雅·释山》: “霍山为南岳。” 郭璞注: “即天柱山,潜水所出。” 《史记· 封禅书》: 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即此山。《方舆胜览》 卷48安丰军: 霍山,“ 《元和郡县志》: 汉武帝以霍山为南岳,遂祭其神。今其土俗呼南岳。隋以江南衡山为南岳”。

③又名霍阳山。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左传》:哀公四年 (前491),楚 “袭梁及霍”。杜注: “梁南有霍阳山。” 《寰宇记》 卷8梁县: 霍阳山,“俗谓现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51汝州: 霍山在 “州东南二十里”。

④在今湖北竹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79竹山县“龙祗山” 条下: “县东三里曰霍山,有莲花池在山上。”

⑤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北。《寰宇记》 卷 160惠州府河源县: 霍山“山上有灵龛寺”。《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敖山” 条内: 霍山“在县北百里,高七百余丈,周三百里,有峰三百六十,其可居者七十二。峰之秀者,曰大佛迹、曰老公楼、曰先殿前、曰白牛塔、曰大独石,又有石楼、石瓮、仙乐、仙游等峰。……相传秦时邑人霍龙者隐此山,因名,盖郡境之名山也”。


(1)古山名。(1)又称衡山。即今安徽省霍山县南天柱山。县因山得名。(2)即“霍太山”。(2)今山名。(1)在安徽省西部。西北接大别山,东北延伸分为两支:一在巢湖北,延伸至明光市东;一在巢湖南,称北峡山。《大明一统志》:霍山“在六安州西南九十里,一名衡山。”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主峰白马尖(1774米),在霍山县南;还有多云尖(1763米)、大同尖(1698米)等高峰。主要为东北—西南走向,与大别山的走向成剧烈转折,称“霍山孤”。为省杉、松、竹等用材和茶叶重要产区。(2)在广东省龙川县田心镇南面。方圆10千米,海拔550米,为广东名山之一。据传秦时中原文人霍龙自吴南下,避乱隐居于此,结庐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后人为纪念他,将山命名为“霍山”。山上怪石嵯峨,千姿百态,东峰之下,一湖环山,湖光山色美尽粤东。山中有二十七岩、四十八峰、十一眼泉池、八大洞府等名胜,《霍山志》描其胜为“皆鬼斧神工非人力”。山南的太乙岩,内有瀑布泉,南北朝始铸有三清铁像于内。山东面玉麟洞,依山构筑,屋檐飞展,高低错落,曲径清风,四时花果,景色迷人,为避暑胜地。秦代霍龙、晋代葛洪、唐代何仙姑、宋代蓝乔、明代张本正及骚人墨客,都曾到此游乐。(3)即“太岳山”。


【检索霍山 ==>】 古籍全文检索:霍山     全站站内检索:霍山

牛吼河
牛岗镇
牛佛镇
牛肚湾
牛角寨
牛店镇
牛郎镇
牛驼镇
牛泉镇
牛家牌
牛埠镇
牛渚矶
牛棚镇
牛集镇
牛街镇
牛道口
牛湾镇
牛塘镇
牛滩镇
牛鼻峡
牛镇镇
牛大场镇
牛马司镇
牛毛坞镇
牛心台区
牛心顶镇
牛心套泡
牛头山镇
牛头店镇
牛头崖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