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成语词典 >

东邻窥宋

成语:东邻窥宋

【成语】:东邻窥宋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地。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 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 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今译】 战国时楚国大夫登徒子对楚王非议宋玉:“宋玉为人体态娴雅秀美,能言善讲,性情又好色,大王以后不要让他出入后宫。”楚王以登徒子的话问宋玉,宋玉说:“体态俊美,是上天给我的。能言善讲,是从老师那学到的。至于好色,我可没有这种毛病。”楚王让他仔细讲讲如何不好色。宋玉说:“天下的美貌佳人,要属楚国; 楚国的美女,要属我的家乡; 我家乡的美女,要属我东邻的姑娘。东邻姑娘,身体加高一分则太长,减去一分则太短,搽粉显得过白,涂胭脂又显得过红,眉毛像翠鸟的羽毛,肌肤好似白雪,腰细得像捆扎的帛卷,牙齿像洁白的贝壳,她嫣然一笑,阳城、下蔡的贵公子们都被迷住。可是这姑娘登墙偷偷看了我三年,我都没有应允她。”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美貌多情,令人倾倒; 也用以形容女子思春,爱慕男子。

【典形】 楚女窥墙、东墙女、东墙自窥、惑阳城、窥邻、窥宋、窥宋东墙、窥宋玉、邻宋玉、迷下蔡、墙东宋、三年不顾、宋家邻、宋邻、西邻玉、下蔡迷、阳城下蔡、宋家东、下蔡魂迷、逾下蔡、东墙带笑、墙头岑寂、眩阳城、偷窥笑眼、红欹宋玉、西邻宋家、东家一笑、三年送目、宋家墙、隔墙窥、宋玉邻、邻墙招、阳城笑、东邻子、东邻自媒。

【示例】

〔楚女窥墙〕 元·李裕《次宋编修潜夫南陌诗》:“楚女窥墙日,文园病渴年。”

〔东墙女〕 元·李致远《一枝花·孤闷》:“东墙女空窥宋玉,西厢月却就崔姝。”

〔东墙自窥〕 明 · 汤显祖 《紫箫记》:“三年未许,东墙自窥,芳花有意,春风几时。”

〔惑阳城〕 明·杨慎《一枝花》:“迷下蔡、惑阳城的妩媚,赴高唐、谪广寒的风标。”

〔窥邻〕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蔷薇》:“低拂地时如堕马,高临墙处似窥邻。”

〔窥宋东墙〕 金·吴激《风流子·感旧》:“望兰楫嫩漪,向吴南浦; 杏花微雨,窥宋东墙。”

〔窥宋玉〕 宋·秦观《南乡子》:“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邻宋玉〕唐·于濆《官怨》:“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迷下蔡〕 南朝陈·徐陵《春情》:“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

〔墙东宋〕 清·黄景仁《春风怨》:“照镜都夸城北徐,窥臣总道墙东宋。”

〔三年不顾〕 宋·苏轼《台头寺步月》:“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宋家邻〕 南朝梁·刘缓《敬酬刘长史》:“经共陈王戏,会与宋家邻。”

〔宋邻〕 宋·贺铸《花心动》:“醉眼渐迷,花拂墙纸,误认宋邻偷顾。”

〔西邻玉〕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下蔡迷〕 唐·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阳城下蔡〕 宋·苏轼《浣溪沙·席上赠楚守》:“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东邻窥宋 成语接龙

【顺接】:宋女愈谨 宋玉东家 宋玉高唐 宋玉墙东 宋弘之义 宋人助长 宋宗鸡窗 宋画吴冶 
【顺接】:南施北宋 才过屈宋 衙官屈宋 孤秦陋宋 三年窥宋 墙东窥宋 东邻窥宋 东墙窥宋 
【逆接】:高卧墙东 狮吼河东 我来自东 宋家墙东 劳燕西东 独步江东 马首欲东 宋玉墙东 
【逆接】:东床腹坦 东西南朔 东抄西转 东山芳意 东家处子 东东西西 东奔西向 东篱陶令 


 查看:「东邻窥宋」的典故、东邻窥宋成语故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