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弁言

  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三月北京淪陷、明思宗殉國之後,吳三桂便引清兵入關,掃除「流寇」,佔有黃河流域。同時,明朝的宗室和遺臣也在南京成立政府,力謀匡復。不幸福王昏庸,馬、阮專權,到第二年(一六四五)五月裏,南都就又覆亡了。於是魯王監國於紹興,唐王稱帝於福建。他們雖然相繼失敗,但還有鄭成功在東南沿海、桂王在兩廣黔滇繼續抵抗清朝。後來桂王失敗了,鄭成功的子孫卻仍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仍用桂王的年號,直到永曆三十七年(一六八三)纔為清朝的征服。所以清朝從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入關起,到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平定臺灣止,要經過四十年的用兵,纔得統一中國。因此,這四十年是清朝統一中國的時期,也是南明努力奮鬥的時期。

  當清兵南下破揚州、陷金陵、轉攻浙閩的時候,東南一帶,民族情緒激昂到極點,各地起義抗拒清兵的不可勝數。如給事中陳子龍、吏部主事夏允彝等起兵松江,兵部主事吳易、舉人孫兆奎等起兵吳江,行人盧象觀奉宗室瑞昌王起兵宜興,中書葛麟、主事王期昇等奉宗室通成王起兵太湖,主事荊本徹、員外郎沈廷揚等起兵崇明,副總兵王佐才起兵昆山,典史閻應元、陳明遇等起兵江陰,僉都御史金聲與邱祖德、尹民興、吳應箕等起兵徽州寧國。江西方面,則有益王據建昌起事、永寧王據撫州起事、兵部侍郎楊廷麟據贛州起事。他們或近受魯監國的節制,或遙與唐王通聲氣(見稻葉君山「清朝全史」第二十六章明人恢復事業之悉敗上)。監國元年(一六四六),魯王被迫航海,走廈門。四年(一六四九),張名振迎魯王入浙,佔據舟山。於是浙江方面的反清運動又盛極一時,溫、臺、寧、紹諸遺民乘間爭結山寨的不下數百處,而以四明大蘭山王翊之軍、上虞東山李長祥之軍、上虞平岡張煌言之軍為較堅整(見魏源「聖武記」卷八國初東南靖海記)。他們的反清運動雖都失敗了,他們的熱血丹心卻被記載下來;如查繼佐的「罪惟錄」、「東山國語」和溫睿臨的「南疆繹史」等書便敘述了許多這些志士們的事跡。

  這部「南明史料」是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刊布的「明清史料」各編中選輯出來的。凡分四卷:卷一有六十二個文件,自順治二年迄四年;卷二有四十八個文件,自順治五年迄七年;卷三有三十個文件,自順治八年迄九年;卷四有五十一個文件,自順治十年迄康熙元年。全書共計收了一百九十一個文件,多數是清朝平定江、浙、皖、贛等省的軍事報告和奏請制裁或招撫各地反抗分子的文件。雖然這些文件裏充滿了「叛賊」、「逆寇」之類的字樣,但很可以看出當時東南各省民族情緒的高昂和反清運動的激烈,而為研究南明史事的好資料。因此,我們稱這部書為「南明史料」。

  鄭成功及其後人的抗清復明事業,原亦屬於南明範圍,但因史料分量過多,另編「鄭氏史料」。所以這部「南明史料」的內容是以江、浙、皖、贛為中心的。但其中有些事情,也未嘗不與鄭氏有關,應請讀者參閱「鄭氏史料」。(百吉)

《台湾文献丛刊169 南明史料》 相关内容:

前一:書籍簡介
后一:卷四

查看目录 >> 《台湾文献丛刊169 南明史料》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