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对话古典:说“孝”

输入关键字:

对话古典:说“孝”



对话古典
                说“孝”
      江西省临川二中  艾军平  344100
[原文一]
李明性①以纯孝称,其父春秋②高,日辄五六食③,公率妇子④鸡鸣起,盥漱⑤问安,每食双手捧侍之。自奉⑥糠窍⑦不继。尝侍疾数月,衣不解带。居丧屏酒肉,不入中门,晨兴上冢号泣。阅六年如一日。学者私谥为孝悫先生。
[注释]
①李明性:以侍奉双亲孝顺而闻名的明代儒生。②春秋:指年龄。③食:这里是“顿”或“餐”。④ 妇子:妻子儿子。⑤盥漱:洗脸漱口。⑥奉:同“捧”。⑦ 糠窍:糠壳。
[译文]
李明性以至纯至孝而著称,他的父亲年龄(已)高,每天常常(吃)五六顿(饭),李明性率领妻子儿子(每天)鸡鸣(的时候)起来,(给父亲)洗脸漱口(并且)问安,每吃(一顿饭)(的时候)(总是)双手捧着(碗)侍奉他的父亲。自己(却)(总是)捧着糠壳,(且常常)无以为继。(李明性)曾经侍奉病了的(父亲)好几个月,忙的顾不上解开衣带安歇。在(为父亲)守丧时,摒弃酒肉(之食),不进入(家里的)内室,早上起来(就)上坟号啕哭泣。历时六年如一日。学者(们)私自(追)谥(他)为孝悫先生。
[原文二]
方望溪①生平言动必准②礼法,事亲至孝,父尝曰:“吾体未痛,二子已觉之;吾心未动,二子已知之。”赴诏狱③时,母老疾多悸,乃诡言④奉召入者,不得顷刻留,逾⑤年事解,迎养京邸,母夫人尚不知也。所著《丧礼或问》,祛扫⑥人心昏蔽,士夫⑦感⑧而服行者多。居家客至,必令子弟奉茶侍左右;或⑨宴会则行酒献肴,示长幼之节。
[注释]
①方望溪: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开山祖师。②准:以……为准绳。③诏狱:奉诏令关押犯人的牢狱。④诡言:伪称,说假话。⑤逾:过(了)。⑥祛扫:“祛”通“驱”,即“扫除”之意。⑦士夫:即指“士大夫”。⑧ 感:被……感动。⑨或:有时。
[译文]
方望溪生平言语举动一定以礼法为准绳,事奉(双)亲极孝。(他的)父亲曾经说:“我的身体(还)没有疼痛,(我的)二儿子已经觉察到了这点;我的心思(还)没有动(过),(可)(我的)二儿子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思。”(方望溪)去奉诏入狱(的)时候,(因为他的)母亲年老有病(且)多(有)惊悸(的毛病),于是就伪称(说是)奉诏进京的,不得有片刻的停留,过(了)(一)年事情解脱(之后),迎接(母亲)(到)京城府邸奉养,(而)(他的)母亲还不知道(他蹲狱的事)。(他)所写的《丧礼或问》,驱除(了)人心的昏暗(和)蒙蔽,士大夫(中)被感动而且佩服(他的)品行的人(有)很多。在家中(如果)(有)客人来了,一定叫子弟敬茶捧水侍奉左右;有时(还举行)宴会(他)就(叫子弟)敬献酒酿、献上菜肴,以表示长辈(与)晚辈的礼仪节操。
[原文三]
郑慕斯①之父光春,客游四方,音耗②久绝。郑将往寻,而莫知所在。问母叶氏,熟记其状貌及离家年月以行。展转③踪迹至滇南,相见于逆旅④,号泣恳俱还,不果⑤,父趣⑥之归。未几父卒⑦,复赴滇⑧负遗骸归葬。蒲伏⑨万余里,一笠一橐⑩,露宿草行,屡濒于危。世人目⑾为纯孝。
[注释]
①郑慕斯:曾是主讲洞桥书院的一位大师。②音耗:音信,消息。③展转:即“辗转”,转移反覆。④逆旅:旅馆。⑤不果:没有成为事实,没有实现。⑥趣:同“趋”,赶。⑦卒:死。⑧滇:云南。⑨蒲伏:通“匍匐”,伏地膝行。此处借指徒步行走。
⑩橐(tuó):一种布袋。⑾目:把……看作。
[译文]
郑慕斯的父亲(郑)光春,做客云游四方,音讯好久(都)断绝。郑慕斯将要去寻找(父亲),而不知道(他父亲)身在何处。(他)问母亲叶氏(与父亲相关的情况),熟记了他父亲的形状相貌以及离家(出走)的年月就出发了。(一路)辗转反覆、行踪(漂泊)来到云南南部,在旅店里(与父亲)相见,号啕哭泣恳求(父亲)一起回家,(但)没有实现,父亲赶他回家。不多久,父亲死了,(他于是)又赶赴云南背着(父亲)的遗体回家安葬。(他)徒步行走了一万多里,一个斗笠、一个布袋,在野外住宿,出没于草丛之间,屡次濒临危险。世人们把他看作是至纯至孝(的人)。
[简说]
“百善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俗语名言,道出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孝。
李明,衣不解带侍奉病中之父;方望溪,以“善意谎言”慰安多病之母;郑慕斯背负父亲遗骸万里归葬……观他们之孝心,感人至深!
古往今来,孝之儿女多矣!
孝子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借米孝敬父母;孝女曹娥沿江寻父尸不见而投江自杀;孝女花木兰因父年迈代父从军终留佳话……
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孝敬父母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视父母为保姆,恨不能把老人最后的力气榨干;把父母当累赘,甚至把老人赶出家门,使老人乞讨流浪;把父母当财神,恨不得父母能一拨一拨地帮付房款车款;还有一味强调父母养育之责,长期依赖父母的供养的不孝儿女,甚至是把父母的所有积蓄和家产据为己有的“禽兽”一样的儿女……这样不孝敬自己父母的“儿女”,是会遭到社会的强烈谴责的。 
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辛勤养育之恩,子女终生难以回报。所以说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
  如果说雄鹰翱翔,是回报蓝天以豪气;巨浪翻卷,是回报碧海以壮阔; 花朵绽放,是回报花园以美丽……那么就让我们做儿女的奋发有为,回报父母以孝心吧!




《新五代史·罗绍威传》
《新五代史·张全义传》
《新五代史·李嗣昭传》
《新五代史·符习传》
《新五代史·苏逢吉传》
《唐六臣传》
《新五代史·刘仁赡传》
《新五代史·王环传》
《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新五代史·杨师厚传》
《新五代史·李煜传》
《新五代史·钱谬传》
《新五代史·杜重威传》
《新五代史·李振传》
《新五代史·钱镠传》
《新五代史·贺瑰传》
《新五代史·赵凤传》
《新五代史·孙晟传》
《新五代史·豆卢革传》
《新五代史·王晏球传》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新五代史·赵风传》
《新五代史·高季兴传》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司马光《迂书》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司马光《涑水纪闻》
司马光《涑水记闻》
《宋太祖怒责宋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