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柯维骐(1497—1574)卒。

输入历史事件:

柯维骐(1497—1574)卒。

公元1574年 本年
柯维骐(1497—1574)卒。

张时彻《柯希斋传》:“公生于弘治丁巳,卒于万历甲戌,享年七十有八。”“公名维骐,奇纯其字,别号希斋,莆阳望族,徽州知府西坡公英第四子。”嘉靖癸未(1523)进士,授南户部主事。“以非其好,不禄也,而移疾请告,归乌石山中,聚旧业而抽绎之,别淆乱,订是非,会万于一,可以辍食而不可以辍学,可以却名利而不可以溷性灵。及门之士执经而问难者日益云集,先后至四百余人,传授靡倦,要以躬行为先。慨近世学者乐径悟而惮积累,窃禅家之说以掩孤陋,作右龙二铭以明其意。著讲义二卷,以辨心术端趋向为实志,以存敬畏密操履为实功,而其极以宰理人物成能天地为实用。至为学之次第,恳恳致意于诚之一字,谓心与理一之谓诚,言与行一之谓诚,终与始一之谓诚,公益允蹈之也。又录所答问厘为《心解》《学解》《经解》《上下传解》《史解》六卷,多儒先所未发,门人共服膺之,梓而传焉。宋旧史:契丹、女直与宋并帝,时号宋、辽、金三史,盖出于元儒所修。冠屦莫辨,褒贬不公。公乃著《宋史新编》二百卷,会三史为一而以宋为正统,辽、金刊于外国传,以尊中国。”“又作《史记考要》十卷,”“又以莆阳文献自嘉靖以来屡经兵火,惧其遂湮也,乃撰次为二十卷,以接山斋郑公岳之笔,曰《续莆阳文献志》。” “著有诗文集十卷,续集四卷,杂著二卷,总六籍之膏腴,会百家之型范,跨唐凌汉,彬彬大雅矣。乃公不欲以此自名,故名曰《艺余》云。”《静志居诗话》卷十二《柯维骐》:“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嘉靖癸未进士,官南京户部主事。有《艺余集》。宋、辽、金、元四史,惟金史差善,其余潦草牵率,岂金匮石室之所宜储?希斋撰新编,会宋、辽、金三史为一,以宋为正统,辽、金附焉。升瀛国公益、卫二王于帝纪以存统,正亡国诸叛臣之名以明伦,列道学于循吏之前以尊儒,历二十载而成书,可谓有志之士矣。其诗文曰《艺余》者,编宋史之暇作也。先是揭阳王昂撰《宋史补》台州王洙《宋元史质》,皆略焉不详,至柯氏而体稍备。其后临川汤显祖义仍、祥符王维俭损仲、吉水刘同升孝则,咸有事改修。汤、刘稿尚未定,损仲《宋史记》沉于汴水,余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然三史取材,纪传则曾巩王偁、杜大圭、彭百川、叶隆礼、宇文懋昭。编年则李焘、杨仲良、陈均、陈𣐕。礼乐则聂崇义欧阳修司马、陈祥道、陈旸、陆佃、郑居中、张暐。职官则孙逢吉、陈骙、徐自明。舆地则乐史王存、欧阳忞、税安礼、王象之、祝穆、潘自牧。著录则王尧臣晁公武郑樵、赵希弁、陈振孙。类事则徐梦莘孟元老李心传叶绍翁、吕中、马端临、赵秉善、刘祁。述文则赵汝愚吕祖谦。诸书具在,以予浅学,亦曾过读。其他宋、金、元人文集,约存六百家。郡县山水志,以及野史说部文又不下五百家。及今改修,文献尚犹可徵。予尝欲据诸书,考其是非同异,后定一书。惜乎老矣,未能也!”《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宋史新编》二百卷、《史记考要》十卷、《艺余集》十四卷。《明诗纪事》戊签卷十五录柯维骐诗四首,陈田按:“奇纯撰《宋史新编》,竭二十余年之力,可谓精专。诗亦蕴藉,不染尘氛。”


十一日,元怀自序所撰《拊掌录》。
二十二日,诏改皇庆三年为延祐元年。
二十五日,王振鹏授秘书监典簿。
十五日,袁桷随驾分院上都,抵开平,成诗《开平第一集》。
诏为许衡立鲁斋书院于京兆。
陈泰以《天马赋》领湖广行省乡荐。
阴中夫序阴时夫所编《韵府群玉》,并为之注释。
十七日,朱右生。
卢亘卒,年四十馀。
揭傒斯以程钜夫、卢挚等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
同恕领鲁斋书院教事。
陈基生。
贝琼生。
朱善生。
初七,赵文卒,年七十七。
初七,廷试进士,赐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
李孟为会试考官。
张养浩为会试考官。
元明善选充考官,廷对为读卷官。
马祖常登进士第,授应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许有壬登进士第。
欧阳玄登进士第。
杨载登进士第,授承务郎、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
黄溍登进士第,授台州路宁海县丞。
王沂登进士第。
干文传登进士第。
王士元登进士第。
张翔登进士第。
杨景行登进士第。
偰哲笃登进士第。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