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日,敕改集仙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张说知院事,徐坚为副,另置学士、直学士等数人;

输入历史事件:

五日,敕改集仙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张说知院事,徐坚为副,另置学士、直学士等数人;

公元725年 四月
五日,敕改集仙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张说知院事,徐坚为副,另置学士、直学士等数人;稍后,集贤书院成,玄宗赋诗送张说赴任,苏颋等应制奉和。

旧唐书玄宗纪上:“夏四月丁巳,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殿书院改集贤殿书院。”唐会要卷六四:“十三年四月五日,因奏封禅仪注,敕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等,赐宴于集仙殿。上曰:‘今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宜改集仙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乃下诏曰:‘仙者捕影之流,朕所不取;贤者济治之具,当务其实。’院内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中书令张说学士知院事,散骑常侍徐坚为副。礼部侍郎贺知章、中书舍人陆坚并为学士,国子博士康子元为侍讲学士,考功员外郎赵东曦、监察御史咸虞业、左补阙韦述、李[子]钊、陆元(去)泰、吕向拾遗毋煚、太学助教余钦,四门博士赵玄默、校书郎孙季良并直学士太学博士侯行果、四门博士敬会直(真)、右补阙冯骘并侍讲学士。”按本月甲寅朔,丁巳为四日,与唐会要之“五日”稍异。旧唐书职官志二:“集贤学士之职,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而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张九龄《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中书令燕国公……拜命之日,荷宠有加。降圣酒之罍,下御厨之膻,食以乐侑,人斯饱德!时则有侍中安阳公等,承恩预焉。学士右散骑常侍东海公等,摄职在焉。……咸可赋诗,以光鸿烈。”玄宗有《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诗,作于初夏。苏颋、张说赵冬曦、源乾曜、徐坚、李元纮、裴漼、刘升、萧嵩、韦抗、李嵩、韦述、陆坚、程行谌、褚琇、贺知章、王湾等并有分韵应制诗,、为同时之作。


元稹与白居易同为校书郎,在秘书省约三年。
丙戍,杜佑为度支盐铁使。
沈传师、李宗闵、牛僧孺、杨嗣复、陈鸿、杜元颖、萧籍等二十九人登进士第。
皇甫湜三举进士不第,作《答刘敦质书》。
陆贽在贬所忠州,诏征还,诏未至而卒。
刘禹锡由监察御史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苻载在成都,受韦皋辟为西川节度支使。
庚子,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韩愈授江陵法曹参军,张署为江陵功曹参军。
柳宗元、刘禹锡等坐交王叔文遭贬,柳为邵州刺史,刘为连州刺史。
给事中陆淳卒。
壬申,韦执谊贬崖州司马。
杨凭由湖南观察使迁江西观察使,有诗《早发湘中》、《寄别》。
唐次由夔州刺史征拜中书舍人,卒于道。
秦系居泉州,为姜公辅营葬,其后形迹无考。
苏冕卒,撰《会要》四十卷。
唐宪宗元和元年至唐文宗开成五年(806—840)共35年。
•引 言•。
《元氏长庆集》卷五一《白氏长庆集序》: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前后多以诗章相赠答。
《吴都文粹续集》卷五五张洎《张司业诗集序》:元和中,公及元丞相、白乐天、孟东野歌词,天下宗匠,谓之元和体。
《唐国史补》卷上: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
吕南公《灌园集》(四库本)卷一七《书卢全集后》:唐三百年,文儒为盛,然莫盛于元和以来。
《后村诗话》卷一:唐诗人与李、杜同时者,有岑参、高适、王维,后李、杜者有韦、柳,中间有卢纶、李益、两皇甫、五窦,最后有姚、贾诸人,学者学此足矣。
《因话录》卷三:元和中,后进师匠韩公,文体大变。
《唐才子传》卷五张籍条:自李杜之后,风雅道丧。
《唐语林》卷二:臣闻宪宗为诗,格合前古,当时轻薄之徒,搞章绘句,聱牙崛奇,讥讽时事,尔后鼓扇名声,谓之元和体。
《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张)籍性狷急,惟长于乐府,多警句,元和中与白乐天、孟东野歌辞,天下宗之,谓之元和体云。
《艺苑卮言》卷四:韦左司平淡和雅,为元和之冠。
《四友斋丛说》卷二五《诗》:余最喜白太傅诗,正以其不事雕饰,直写性情。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