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董仲舒生(前192—前104?)。

输入历史事件:

董仲舒生(前192—前104?)。

公元-192年 是年
董仲舒生(前192—前104?)。

按,《汉书•叙传》卷一百下云“抑抑仲舒,再相诸侯,身修国治,致仕县车”,董仲舒武帝元朔六年“恐久获罪,病免”胶西相,此年致仕悬车,古谓七十致仕悬车,则此年董七十岁,由此知其生于此年。董仲舒,广川人(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武帝即位,以贤良对策,擢为江都相。言阴阳灾异,为主父偃所害,险被诛,赦后终不敢复言灾异。后为胶西相,以病免。“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寿终于家。“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汉书•艺文志》卷三十:“《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董仲舒》百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二:“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胶西董仲舒撰。《春秋决事》十卷,董仲舒撰。”同书卷三十四:“梁有……《董仲舒请祷图》三卷,亡。”同书卷三十五:“汉胶西《董仲舒集》一卷,梁二卷。”张溥辑有《董胶西集》张溥:“《史记•儒林传》载广川董氏,与胡母生春秋同列,无大褒异,至汉书始特为立传赞述。刘子政与刘歆、刘龚言论,抑扬其辞,以寄郑重。凡人轻今贵古,贤者不免,太史公与董生并游武帝朝,或心易之;孟坚后生,本先儒之说,推崇前辈,则有叩头户下耳。正谊明道,西汉绝学,遂为儒宗。三策三对,君臣喜起,文章大醇,礼记俦也。公孙用事,同学怀妒,出相胶西,谢病自免,悲哉!董生向赋不遇,今其然耶? 然尊孔氏,斥百家,立学校,举茂才,王者制度皆发自董生,身虽废,言何尝不显哉!高庙燔灾,闲居拟对,私家书也,主父挟奏,吕生妄讥,下吏当死,汉法失刑,与诛腹诽何殊。宋儒因武帝好杀,穷迹淮南,曲罪董生,一对上启,残贼将生,罪反居张汤上乎,非论之平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董胶西集题词》)永瑢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繁或作蕃,盖古字相通。其立名之意不可解,《中兴馆阁书目》谓:‘繁露,冕之所垂,有联贯之象。《春秋》比事属辞,立名或取诸此。’亦以意为说也。其书发挥《春秋》之旨,多主《公羊》,而往往及阴阳、五行。考仲舒本传,《繁露》《玉杯》《竹林》皆所著书名,而今本《玉杯》《竹林》乃在此书之中。故崇文总目颇疑之,而大昌攻之尤力。今观其文,虽未必全出仲舒,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也。是书宋代已有四本,多寡不同,至楼钥所校,乃为定本。钥本原阙三篇,明人重刻,又阙第五十五篇及第五十六篇首三百九十八字,第五十七篇中一百七十九字,第四十八篇中二十四字,又第二十五篇颠倒一页,遂不可读。其余讹脱,不可胜举。盖海内藏书之家,不见完本三四百年于兹矣。今以《永乐大典》所存楼钥本,详为勘定,凡补一千一百二十一字,删一百二十一字,改定一千八百二十九字,神明焕然,顿还旧笈。虽曰习见之书,实则绝无仅有之本也。倘非幸遇圣朝右文稽古,使已湮旧籍,复发幽光,则此十七卷者,竟终沉于蠢简中矣。岂非万世一遇哉!”(《四库提要》卷二十九)


初八日,阎若璩卒,年六十九。
尤侗卒,年八十七。
徐基自识《十峰集》。
裘琏至剡溪,著《剡溪吟》。
赵执信客津门,作《海沤小谱》一卷。
韩菼卒,年六十八。
初二日,颜元卒,年七十。
二十七日,顾嗣立自序《寒厅诗话》二卷。
王士禛自刑部罢官,十月归里。
钮绣卒。
戴名世在姑苏,刊行《自订时文全集》。
吕熊《女仙外史》已成。
十二日,汪沆(1704—1784)生。
二十二日,张宗楠(1704一1765)生。
二十二日,邵长蘅卒,年六十八。
二十四日,李棉卒,年五十八。
朱彝尊游江宁。
查慎行授编修。
黄叔琳晋翰林院侍讲。
翁照与沈德潜定交。
顾嗣立有《梧语轩集》三卷。
江日昇《台湾外记》(又名《台湾外志》、《赐国姓郑成功全传》)成书。
山东灾荒,谷贵民饥。
李振裕转礼部尚书。
宋永清任凤山县知县。
严虞惇归里门。
彭端淑始入萃龙山紫云寺读书,时年六岁。
章大来设教于清溪、白门之间,与方苞、朱师晦等相切劇为古学。
王心敬赴湖北,途经襄城,与刘青霞兄弟诸人结盟。
卢见曾补博士弟子员,时年十五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