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诗词宝典 >

司空图


司空图

【生卒】:837—908

【介绍】:

    唐代文学家、诗论家。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七年(866),以文谒河中防御使王凝,为凝所赏识。十年(869),凝知贡举,拔图登进士第。十二年(871),凝因主贡举时不受权幸之请托而被排挤出刺商州。图以知遇之恩,前往从之。乾符元年(874)凝入为兵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二年(875)以秘书监分司东都,四年(877)春迁宣歙池观察使,图均在凝幕。约五年(878)四、五月间,图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因其时凝方率众拒黄巢军之围攻,图不忍遽离去,遂因“赴阙迟留”被劾奏,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是年八月,凝病死于宣城,图始离宣赴洛。六年(879)十二月,由于卢攜的赏识,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入长安,僖宗奔蜀,图不克从,乃逃归中条山王官谷。光启元年(885),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拜中书舍人。二年(886)正月,僖宗至宝鸡,图又不及从,再次回到王官谷。昭宗即位,召拜图为中书舍人。不久,因疾辞归,居华阴。景福初,拜谏议大夫,不赴;旋拜户部侍郎,赴阙数日即辞归。昭宗在华州时,曾征拜兵部侍郎,又辞以疾。天祐元年(904),朱温迫昭帝迁洛阳,右相柳璨召图入洛,图惧见害,至洛佯装堕笏失仪,得以放还王官谷。四年(907),朱温篡唐,召图为礼部尚书,不起。翌年二月,闻哀帝被弑,图乃绝食,卒于王官谷。光启三年(887)图于王官谷时,曾自编其诗文为《一鸣集》(见《宋史·艺文志七》),未知卷数。其嗣子荷,亦曾编图诗文集。宋人谓《一鸣集》三十卷,殆即荷所编。此三十卷本已佚。今传《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司空表圣诗集》五卷,为后人掇拾重辑者;另有《诗品》一卷。近年学术界对《诗品》是否为图所作,表示怀疑,然从提出的论据看,尚难论定其非图所作。

    图生于唐之末季,身处战乱之中,出处行藏,颇为复杂。早年积极入仕,而后又趋向归隐。思想则杂糅儒、释、道。就其忠君一点而言,乃乱世中信守儒家准则之典型;而就其避世一点而言,则又为释、老思想之忠诚信奉者。他既有“空将忧国泪,犹拟洒丹墀”(《乱后三首》之一)的诗句,且以绝食而死表示他的忠君;又有大量的诗表示他对于隐逸人生的追求,如“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偈》);“有是有非还有虑,无心无迹亦无猜。不平便激风波险,莫向安时稔祸胎”(《狂题十八首》之十六)等。图诗重韵味,描写细腻,境界则于宁静淡雅中时带孤寂情思,如“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赠日东鉴禅师》)、“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携仙箓九首》之一)、“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塞上》)之类。图之文,向来未被重视。其实,其议论文字颇有可观,而短文亦时有精采者,如《说燕》、《段章传》等。图之最主要成就,在其诗论之独创。论诗之专篇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题柳柳州集后序》、《诗赋赞》。《擢英集述》、《白菊三首》之二(“自古诗人少显荣”)、《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之十五、十六(“亦知王大是昌龄”,“潘郎欲说是诗家”)、《偶诗五首》之二(“芙蓉骚客空留怨”)等,亦涉诗歌思想。而其论诗之代表作,则为《诗品》。

    图诗论内容之一,是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说,谓能辨诗味,而后可以言诗。图以为,达到味外之味的途径,是“直致所得”。所谓“直致所得”,便是即景会心,神与景遇,自然写出。又一内容,是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此一理论,为我国诗论史上最早指出意境之多层次特征者。图论诗之最大贡献,为其《诗品》。该书,实为论诗歌风貌之杰构,可作风格论读,亦可作意境论读。而其以风貌论诗之此种方法,遂开后来文品、词品、赋品之风。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八。罗联添有《司空图年谱》。


【检索司空图 ==>】 古籍全文检索:司空图     全站站内检索:司空图

汉江
镐京
合欢宫
合欢堂
合江亭
合浦
河东
河南
河内
河阳桥
贺兰山
很石
恒山
衡霍
衡山
衡岳
衡岳庙
衡漳
弘农
鸿门
滹沱河
狐塞
虎丘
虎丘寺
虎溪
花萼楼
花径
华不注
华清宫
华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