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沈约病瘦

输入历史典故:

沈约病瘦

【典源】《梁书·沈约传》:“ (沈约)遂以书陈情于 (徐) 勉曰:‘……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 (min)俛。解衣一卧, 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 (chai) 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今译】 南朝沈约 (字休文,谥隐侯,曾任东阳太守) 博通群籍,有文才,历仕宋、齐、梁三代。他任尚书令已久,欲谋三公高位,而皇帝不用,又打算离京做外官,皇帝也不允许。他在给徐勉的信中说:“……年初以来,我愈加多病苦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公务又过于繁忙,我毕竟年老力衰了,外出行动要靠骑马,只是勉力为之。表面上看,我还是个健全人,可对于自己的身躯,却不能把握了。常常必须努力支撑,方可对付。脱下衣服睡觉,骨头架子就像散了一样。上部热,下部冷,越来越厉害,如果取暖则感烦躁,而降温就更觉冷了。每次病愈总比以前差一些,每次发病,又比以前重一些。几个月的功夫,腰围日减,皮带常要向后移孔; 用手握臂测量,一个月就要细下去半分。如此下去,怎能支撑长久呢?”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人多病消瘦;或愁苦而瘦弱。

【典形】 病沈、带惊剩眼、带围宽、带眼频移、东阳病骨、东阳带、东阳瘦损、多病休文、宽带眼、频移带眼、沈愁、沈带、沈郎围、沈郎腰、沈瘦、沈围、沈腰、沈约诗腰、瘦尽东阳、休文瘦、腰愧休文、腰围似沈、瘦损东阳、瘦损腰围、沈侯不胜衣、腰围频减、消瘦休文、消瘦东阳、病起东阳、带减腰围、带眼销磨、带易成宽、带眼减围、沈郎瘦损、沈郎带宽、沈郎消瘦、衣带渐宽、沈郎多病、移带眼、带围减、沈郎瘦、沈侯瘦、沈约瘦、衣带缓。

【示例】

〔病沈〕 元·白朴《东墙记》:“孤眠独枕教人闷,愁潘病沈教人恨。”

〔带惊剩眼〕 宋·贺铸《望湘人》:“被惜余熏,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

〔带围宽〕 宋·陆淞《瑞鹤仙》:“怅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带眼频移〕 明·杨慎《少年游》:“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东阳病骨〕 宋·乐雷发《甲午社日客桂林》:“东阳病骨如鹦鹉,最怯南州社日寒。”

〔东阳带〕 宋·范成大《千秋岁·重到桃花坞》:“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

〔东阳瘦损〕 宋·周格非 《多丽》:“须知道,东阳瘦损,不为伤春。”

〔多病休文〕 宋·苏轼《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宽带眼〕 宋· 王安石 《寄余温卿》:“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

〔频移带眼〕 宋·李之仪《谢池春》:“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沈愁〕 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莫遣沈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沈带〕 宋·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沈郎腰〕 清·王摅《赠沈郎》:“云髻妆成一样娇,吟诗瘦尽沈郎腰。”

〔沈瘦〕 元·王和卿《醉中天·别情》:“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

〔沈围〕 金·董解元《西厢记》:“有甚愁,消沈围,潘鬓慵梳洗?”

〔沈腰〕 五代·李煜《破阵子》:“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沈约诗腰〕 元·黄子行 《西湖月》:“消瘦沈约诗腰,夜来甚捻。”

〔瘦尽东阳〕 宋·杨亿《再次首倡韵和》:“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休文瘦〕 明·冯惟敏《新水令·访沈青门乞画》:“不承望衣怜范叔寒,只落的带觉休文瘦。”

〔腰愧休文〕 明·李东阳《师召在内直误系牙牌角带》:“酒防太白狂时换,腰愧休文病后宽。”

〔腰围似沈〕 元·石子章 《八声甘州》:“腰围似沈不耐春,鬓发如潘那更秋。”


【检索沈约病瘦 ==>】 古籍全文检索:沈约病瘦     全站站内检索:沈约病瘦

一唱一和
一唱三叹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一囊
一囊贫
一囊钱
一国狂
一壑一丘
一壶中
一壶冰
一壶千金
一壶天地
一夔一契
一夔之辩
一夔已足
一夔应足
一夕三迁
一天星斗
一夫之敌
一夫当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一奴负锸
一孔之见
一字一珠
一字值千金
一字褒贬
一官鸡肋
一定不易
一定不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