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汉字:因

因汉字
拼音:yīn
部首:囗 四角码:60804 仓颉:WK
86五笔:ldi 98五笔:ldi 郑码:JD
Unicode:56E0 总笔画数:6 笔顺:251341

汉字:「因」在《字源》中的解释


yīn 影纽、真部;影纽、真韵、於真切。

商代甲骨文(字形1)作,从人在衣中。西周金文形,将像衣形的部分改为随体诘诎的线条,以示衣之着于人体。商代甲骨文另有或体作(《甲文编》841页)、(《新甲骨文编》 373页),即由金文此类写法简省而成。战国楚系文字作,乃承袭西周金文;齐系及中山文字(字形6、7)则将随体诘诎的线条整齐为方形,遂为后世文字所本。“因”,即“裀”之初文,本义指内衣。《字汇·衣部》:“裀,近身衣也。”楚文字“裀”字作(《战国楚简》27页),即在字形3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意符。由“近身衣”引申,又指亲。《广雅·释诂三》:“因,亲也。” 《仪礼·丧服》:“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郑玄注:“因,犹亲也。”唐韩愈《祭薛助教文》:“同官太学,日得相因。”又指顺,随,缘。《广韵·真韵》:“因,缘也。” 《庄子·养生主》:“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也。”又指于是。繭鼎:“因付氒(厥)且(祖)仆二家。” (字形2)《史记·高祖本纪》:“秦军解,因大破之。”又引申指因袭,承袭。《广韵·真韵》:“因,仍也。” 《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转相因仍,莫正其本。”又指依托,凭借。《说文》:“因,就也。” 《孟子·离娄上》:“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又指趁着。《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又引申指原因,原由。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犹结怨而不见德。”又指由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影印版:汉字「因」在《字源》第561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