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汉字:返

返汉字
拼音:fǎn
部首:辶 四角码:32304 仓颉:YHE
86五笔:rcpi 98五笔:rcpi 郑码:PDXW
Unicode:8FD4 总笔画数:7 笔顺:3354454

汉字:「返」在《经籍籑诂》中的解释

【上聲】【十三阮】
古作反
○返還也【史記趙世家】反高平根柔於魏正義又【呂覽侈樂】遂而不返注
○反還也【儀禮士冠禮】主人受視反之注【特牲饋食禮】反之注又【左氏襄廿八年傳】皆具其器用而反其邑焉注又【國語齊語】而反其侵地注又【國策西周策】三國攻秦反注【秦策】張儀反秦注而王憂其不反也注【齊策】因反走注以示田忌之不反秦也注【衛策】至竟而反注又【漢書高帝紀下】集注【文帝紀】集注【溝洫志】集注【欒布傳】集 1484【賈誼傳】集注【董仲舒傳】集注【司馬遷傳】集注【外戚傳上】集注又【荀子解蔽】君人者宣則直言至矣而讒言反矣注又【呂覽仲秋】反受其殃注【審已】齊侯弗信而反之注【報更】吾請爲君反死注又【淮南主術】而反以自正注又【楚辭招魂】反故居些注
○反猶還也【漢書韋元成傳】集注【谷永傳】集注
○反復也【詩猗嗟】四矢反兮箋【執競】福禄來反傳又【周禮調人】凡殺人有反殺者注又【禮記檀弓上】反壤樹之哉注【曾子問】旣明反而後行注又【國語齊語】反胙於絳注又【荀子大略】制禮反本成末然後禮也注乘其出者是其反者也注又【淮南覽冥】而反五帝之道也注
○去而復來曰反【鬼谷子捭闔】益損去就倍反注
○還復往故言反【公羊僖二年傳】還四年反取虞注
○返歸也【廣雅釋詁二】
○反歸也【漢書楊王孫傳】集注又【孟子盡心下】君子反經而已矣注
○反報也【國語晉語】反使者注
○反猶報也【史記樂書】禮反其所自始正義
○返 更也【呂覽愼人】返瑟而弦注
○反本也【老子】反者道之動注又【呂覽謹聽】反性命之情也注【勿躬】而天下皆反其情注又【淮南原道】是故達於道者反於淸淨注
○反猶本也【禮記樂記】反情以和其志注又【史記樂書】反情以和其志正義
○反見【呂覽情欲】猶不可反注
○反者冥也【管子侈靡】爲國者反民性然後可以與民戚注
○反幣謂禮玉束帛乘皮所以報聘君之享禮也【儀禮聘禮記】無行則重賄反幣注
○反旆謂迴環也【文選東京賦】乃反旆而迴復薛注
○反旅謂班師也【後漢杜詩傳注】


汉字:「返」在《经籍籑诂》5001页 上聲 ,十三阮(韻目第4992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