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岩七

输入关键字:

岩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七

药材名称岩七

拼音Yán Qī

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

来源百合开口箭属植物剑叶开口剑Tupistra ensifolia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微甘,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喉炎,扁桃体炎,肾炎水肿;外用治骨折肿痛,疮疖,跌打损伤,腰痛。

用法用量1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多种植物的根状茎含有强心甙,常具毒性,应用时要特别当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岩七

药材名称岩七

拼音Yán Qī

英文名all-grass of Lobedleaf Winghead

别名爬岩夕、小铜锤、大树小黑牛石莲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裂叶翼首花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ephalus bretschncideri( Batalin)Pritz[Scabiosa bretschneideri Bata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裂叶翼首花,多年生草本,高30cm。疏被卷伏毛;根圆柱头状,顶端多头,每头生一叶丛。叶密集丛生成莲座状,对生;叶柄长3-12cm;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倒针形,长5-20cm,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线形或倒披针形,小裂片先端急尖,两面疏被柔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茎高约30cm,无叶,疏被白以卷宽线形,被极短毛;苞片极窄小,线状倒披针形,长约5mm;花萼全裂,成8条棕褐色刚毛状,长约为花冠之半,花冠淡粉色至紫红色,筒状,长12mm,密被长柔毛,裂片4,最上一片稍大;雄蕊4,外露甚多;子房下位,包于篮状长毛小总苞内,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长4mm,先端渐狭成喙状,具8条脉纹,宿萼刚毛状。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1600-3400m的山地岩石缝中或林下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带根全草: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止痛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烧,及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岩七 ==>】 古籍全文检索:岩七     全站站内检索:岩七
阿艾丸
阿艾五苓散
阿菜汤
阿芙蓉酒
阿伽陀药
阿魏搐鼻散
阿魏膏
阿魏膏药
阿魏化痞膏
阿魏化痞散
阿魏积块丸
阿魏雷丸散
阿魏理中丸
阿魏良姜丸
阿魏软坚散
阿魏散
阿魏麝香散
阿魏通经丸
阿魏丸
阿魏万灵膏
阿魏香槟丸
阿魏消瘤汤
阿魏消痞丸
阿魏雄黄丸
阿魏撞气丸
挨积丸
挨积圆
挨癖丸
艾柏饮
艾肠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