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小血光藤

输入关键字:

小血光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光藤

药材名称小血光藤

拼音Xiǎo Xuè Guānɡ Ténɡ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藤茎

原形态攀援状大灌木。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形,长约9厘米,宽约2.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楔形,无毛;叶柄长6~10毫米。花1~3朵,呈聚伞花序,生于新枝叶腋,具总梗,花梗较长;苞片小形;花萼小,5齿裂,宿存;花冠微黄色,长约8毫米,略成辐状,筒极短,5深裂,裂片质厚,在蕾中成镊合状排列,被绒毛或内面近于光滑;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几无柄,突出;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1,花柱圆柱形,柱头2浅裂。浆果球形,红色,直径约8毫米。花期7月。

本植物的根(黑老头)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中山地区的半阴处。

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安五脏,通九窍,除风湿,解寒热。治腰膝疼痛,小便频数,跌损劳伤及耳聋。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4~8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血光藤

药材名称小血光藤

拼音Xiǎo Xuè Guānɡ Ténɡ

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根或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neria angustifolia Wall.[G.glabra Wall.ex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长数米。枝条光滑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6-10mm;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约9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无毛,全缘。花1-3朵成聚伞花序,生于新枝叶腋,具总梗,花梗较长;苞片小形;花萼小,5齿裂,宿存;花冠微黄色,长约8mm,略成辐射状,筒极短,5深裂,裂片质厚,在蕾中成镊合状排列,被绒毛或内面近光滑;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丝几无柄,突出;子房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2浅裂。浆果球形,红色,直径约8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密林下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广西等地。

性味苦;涩;性温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祛风湿;壮筋骨。主肾亏小便频数;溃尿;囊湿;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或浸酒,9-24g。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小血光藤 ==>】 古籍全文检索:小血光藤     全站站内检索:小血光藤
大吊兰
大刚风
大伤寒
大血草
大血通
大关节
大汗出
大(太)阴脉
大麦牛
大麦芽
大运转
大豆卷
大豆荚
大肠水
大肠侧
大肠胀
大肠泄
大肠经
大肠泻
大肠实
大肠俞
大肠咳
大肠热
大肠病
大肠痈
大肠虚
大肠惊
大肠募
大肠筋
大肠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