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天水蚁草

输入关键字:

天水蚁草

《中药大辞典》:天水蚁草

药材名称天水蚁草

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

别名下白鼠曲草(《中国药植图鉴》),石曲菇、白调羹(《闽东本草》),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江西草药》);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湖南药物志》)。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菊科植物鼠曲草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高30~80厘米,质较坚硬,密被白色绵毛。叶互生;线形,长4~5厘米,宽2.5~7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半抱茎,上面绿色,疏被绵毛,下面白色,密被绵毛;茎下部的叶开花时枯萎。头状花序顶生,复伞房状排列;总苞片5层,干膜质,白色或淡黄色,外层较短,广卵形。有白毛,内层长卵形或椭圆形,光滑;花全部为管状花,黄色,周围雌花的花柱与花冠等长,或稍长;中央两性花的花管细长,先端5齿裂;雄蕊5,药连生,基部箭形,尾纤小;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冠毛黄白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地。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性味甘苦,平。

①《闽东本草》:"性平,味淡微苦。"

②《江西草药》:"甘,平。"

③《陕西中草药》:"味微苦涩,性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化痰,解湿毒。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多,气喘,湿疹,下肢溃疡。

①《植物名实图考》:"补筋骨。"

②《中国药植图鉴》:"止咳,化痰。治气喘及支气管炎。"

③《闽东本草》:"能清热,化痰,下气,解毒。治肺热咳嗽,小儿泄泻,久年气喘。"

④《江西草药》:"祛风止咳。治感冒,咳嗽,下肢慢性溃疡,风疹块,中耳炎。"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降血压。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并治痛经,跌打损伤,皮肤溃烂,湿疹,风湿筋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咳嗽:鲜鼠曲草八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②治感冒:鼠曲草七钱,生姜三片。水煎服。(《江西草药》)

③健胃化痰:鼠曲草叶、花。洗净,捣烂和米粉作团糕食。(《闽东本草》)

④治金疮出血:鼠曲草叶花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⑤治下肢慢性溃疡:鼠曲草(鲜)适量,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⑥治小儿急惊风:鼠曲草三钱,钩藤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体虚痰多,吐血鼠曲草三钱,茜草三钱,野鸡泡三钱,线鸡尾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天水蚁草

药材名称天水蚁草

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

英文名Herb of Autumn Cudweed

别名下白鼠曲草、石曲菇、白调羹、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白头翁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鼠曲草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质较坚硬,上部有分枝,茎和枝被白色绵毛,渐向下则毛较少。基部叶花期时枯萎;茎下部和中部叶较必集,条形工条状披针形,长4-5cm,宽2.7-7mm,先端尖锐,基部耳状,抱茎,全缘,下面绿色,具糠秕状短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上部叶渐小,条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和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梗长2-4mm,密被白色绵毛;总苞球状钟形,长约4mm,宽6-7mm;总苞片5层,干膜质,金黄色,先端钝,外层总苞片较短,具白色绵毛,内层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丝状,短于花柱,中央的两性花筒状,有5个裂片。瘦果长圆形,有细点;冠毛污白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坡、林缘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及陕西和甘肃、台湾、河南等地。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主感冒;咳嗽;泄泻;痢疾;风湿痛;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补筋骨。

2.《中国药植图鉴》:止咳,化痰,治气喘及支气管炎。

3.《闽东本草》:能清热,化痰,下气,解毒。治肺热咳嗽,小儿泄泻,久年气喘。

4.《江西草药》:祛风止咳,治感冒,咳嗽,下肢慢性溃疡,风疹块,中耳炎。

5.《中草药手册》: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降血压。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并治痛经,跌打损伤,皮肤溃烂,湿疹,风湿筋骨痛。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天水蚁草 ==>】 古籍全文检索:天水蚁草     全站站内检索:天水蚁草
芎夏汤
芎辛导痰汤
芎辛汤
芎芷散
芎芷香苏散
芎?散
雄槟丸
雄豆散
雄蚣膏
雄黄膏
雄黄合剂
雄黄解毒丸
雄黄散
雄黄麝香散
雄黄圣饼子
雄黄丸
雄黄消毒膏
雄漆丸
雄蛇散
雄麝散
雄鼠散
雄朱圆
熊胆膏
熊胆圆
熊脂膏
休疟饮
绣球丸
虚风丸
虚脾丸
虚热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