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粟奴

输入关键字: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

药材名称粟奴

拼音Sù Nú

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于粟穗上。

生境分部多寄生于粟穗上。

性味淡、微苦,温。

功能主治利小肠,除烦满。用于肠胃不舒,消化不良,胸中烦满。

用法用量1钱,加适量蜂蜜拌匀,水冲服,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粟奴

药材名称粟奴

拼音Sù Nú

出处《纲目》

来源幼穗感染黑粉科真菌粟粒黑穗菌后所产生的菌瘿

粟粒黑穗菌:厚垣孢子褐色,略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大小为8~14×6~9微米,萌芽时虽形成先菌丝,但不生担孢子。病菌主要为种子传染。

性状真菌侵入幼穗子房而成的菌瘿。包藏在花颖内,呈卵形或椭圆形,包有灰白色相当坚韧的膜,不易破裂,其中满藏黑粉状厚垣孢子。花颖及孢子堆膜破裂则散出黑粉状厚垣孢子。

功能主治《纲目》:"利小肠,除烦懑。"

复方治小肠结涩不通,心烦闷乱,坐卧不安:小豆蘖一分,苦竹髭一分,粟奴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灯芯一束,铜钱七文,葱白五寸。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粟奴

药材名称粟奴

拼音Sù Nú

别名粟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

出处粟奴一名,始载于《纲目》,谓:“粟奴,即粟苗成穗时生煤黑者。”以上所述“煤黑者”与粟穗感染粟黑粉菌所产生的冬孢子粉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粟黑粉菌侵染粟的幼穗所产生的冬孢子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o crameri Koer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取下菌瘿,收集冬孢子粉,晒干。

原形态本菌侵染谷子的花穗全部或部分,被侵害的籽粒比健全粒稍大。厚垣孢子充满子房,外面包着一层由于房壁所形成的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放散出黑褐色的粉末,为冬孢子。冬孢子近球形、卵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平滑,淡黄色至橄榄褐色,直径6-12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粟及狗尾草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台湾、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菌瘿包于花颖内,卵形或椭圆形,外被灰白色膜。质疏松,膜破裂后,散出众多黑褐色粉末(冬孢子)。气微,味淡,后微苦。

2.显微鉴别 孢子团呈不规则块状,棕褐色,有众多冬孢子。冬孢子类球形、卵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6-12μm,表面光滑,淡黄褐色或橄榄褐色。

性味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积;除烦。主小便不利;消化不良;胸腹满闷;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粟奴 ==>】 古籍全文检索:粟奴     全站站内检索:粟奴
伤寒咳
伤寒科
伤寒派
伤寒眼
伤寒喘
伤寒嗽
伤寒翼
伤燥论
伤风头痛
伤风发痉
伤风自利
伤风吐泻
伤风咳嗽
伤风眩晕
伤风腰痛
伤风嗽吐
伤乳吐泻
伤乳食泻
伤胃吐血
伤科入门
伤科汇纂
伤科补要
伤科精义
伤食发丹
伤食发热
伤食头痛
伤食吐泻
伤食恶寒
伤食腹胀
伤食腹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