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山薄荷

输入关键字:

山薄荷

《中药大辞典》:山薄荷

药材名称山薄荷

拼音Shān Bò He

别名摩眼子(《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青兰全草。8~9月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株密被短毛,香气较浓。茎四棱形。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7~1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近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具钝圆牙齿,两面被细短毛,下面有腺点。花生于茎上部叶腋内,轮伞花序,每6朵成一轮,茎顶部轮较密,呈穗状;苞叶长圃状楔形,在边缘下方有细长芒状的刺毛,小苞长圆状楔形,边缘具长芒状刺毛;萼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淡蓝紫色,唇形,长1.8~2.5厘米,上唇稍向下弯,顶端有缺刻,下唇3裂,中间裂片较大,2分裂;雄蕊4,2强;柱头2裂。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常生于干燥地,多见于田地、路旁、固定砂丘、草原等处。分布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解表,清热,止痛。治外感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薄荷

药材名称山薄荷

拼音Shān Bò He

英文名all-grass of Moldavica Dragonhead

别名薄荷、小兰花、香花花、臭兰香、栀子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moldavic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40cm。茎直立,四棱形,被倒向的短毛,常带紫色。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4-4cm,宽0.4-1.2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仅在脉上被短毛及散生黄色腺点,边缘三角形牙齿或疏锯齿,有时基部牙齿呈长刺状。轮伞花序生于茎或分枝上部,每轮有花4-6朵;苞叶边缘下部有细长芒状刺,小苞片两侧各具2-5长芒状刺毛;花萼长8-10mm,被金黄色腺点及短毛,脉常带紫色,2裂至近中部,上唇3浅裂,3齿近等大,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下唇2裂较深,裂片披针形;花冠淡蓝紫色,工1.5-3cm,唇形,外面被白色短毛和金黄腺点,上唇稍向下弯,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2裂,具深紫色斑点;雄蕊4,后一对较长,花药叉状分开,花丝无毛;子房4裂,花柱无毛,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700m的干燥山坡、河滩石处、芒地或草原。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直径2-5mm,嫩茎方柱形,密被倒向短毛,老茎近圆柱形,较光滑,表面紫红郄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心有髓。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长1.5-4cm,宽0.7-2.5cm,边缘具三角形锯齿,有时基部的齿端具长刺毛,两面叶脉疏被细毛,下面有凹陷棕以腺点。轮伞花序顶生,苞片长圆形,每侧有3-4长刺齿,下面有腺点;花萼筒状,长约1cm,具15条纵纹,先端5齿裂,齿间具小瘤;花冠唇形,淡蓝紫色。气香,味辛。

以叶色绿、花多、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被角质层,气孔少数,有腺毛和非腺毛;腺毛头部2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3细胞,平直或弯曲,壁厚,有疣状突起。厚角组织位于皮层四角处,有2-8列厚角细胞。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辟微木化或非木化。韧皮部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壁均木化。髓部为薄壁细胞。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有气孔及毛茸。腺鳞头部12-16细胞,柄单细胞;腺毛头部2细胞,柄单位细胞;非腺毛1-3细胞,平直或弯曲,具壁疣。栅栏组织3-5列细胞,排列疏松。主脉向下突出,表皮下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外韧型。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约0.52%,油的主要成分有柠檬醛(citral)57%-59%[1](又报25%-50%)[2],香茅醇(cit-ronellol)4%,百里香酚(thymol)0.23%,柠檬烯(limonene)[2],牻牛儿醇(geraniol)30%,橙花醇(nerol)7%-2,3,4]、牻牛儿醛(gera-nial),牻牛儿醇乙酸酯(geranyl acetate)[2,4,5],橙花醇乙酸酯(neryl acetate)[4],香青蓝黄酮甙(moldavoside)[6],此外还含有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及其异构体[7]等。

药理作用1.抗心肌缺血作用 香青兰全草水提取物20g(生药)/kg腹腔注射,显着延长小鼠常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显着对抗异内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氧耗增加作用,提高其耐缺氧能力;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ST-T变化,并使正常小鼠心率明显减慢,P-R间期延长[1]。

2.抗冠心病作用 36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香青兰生药20g/d,水煎服,每日2次,2星期为1疗程,发现患者服药后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血栓素B2(TX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但无差异[2]。

鉴别取本品粗粉5g,加无水乙醇20ml,置水浴上浸渍0.5h,滤过。取滤液2ml,加5%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加氨制硝酸银试液2.5ml,置水浴上加热1-2min,即有明显的银镜生成。(检查醛类)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止咳;凉肝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氯喘;痢疸;吐血;衄血;风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涂擦;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药》:解表,清热,止痛。治外感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山薄荷 ==>】 古籍全文检索:山薄荷     全站站内检索:山薄荷
问妇女
问起病
问胸腹
问寒热
问睡眠
问斋医案
问饮食口味
州出
州都之官
灯心
灯草
灯火灸
灯盏花
灯笼病
灯火疗法
羊水
羊矢
羊舌
羊疔
羊欣
羊桃
羊痫
羊癫
羊儿草
羊不挨
羊毛疔
羊毛痧
羊甘石
羊石子
羊奶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