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牛脂

输入关键字:

牛脂

《中药大辞典》:牛脂

药材名称牛脂

拼音Niú Zhī

出处《纲目》

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水牛脂肪

性味《纲目》:"甘,温,微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诸疮,疥癣,白秃。"

注意《纲目》:"多食发痼疾。"

复方①治渴利:生栝楼根(去皮,细切)十斤,黄牛脂(碎切,一合半,锅内慢火煎令消,滤去滓)。上二味,先以水三斗,煮生栝楼根,至水一斗,用生绢绞去滓,取汁纳牛脂,搅令匀,再以锅中慢火煎,不住手搅,令水尽,侯如膏状即止,于瓷合中密盛。每日食后温酒调如鸡子黄大服之,日三。(《圣济总录栝楼根煎)

②治狐臭:牛脂和胡粉三合,煎令可丸,涂腋下。(《姚僧坦集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脂

药材名称牛脂

拼音Niú Zhī

英文名Ox fat, Water Buffalo fat

别名牛、水牛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取下脂肪,鲜用或熬后去滓用,亦可冷藏。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化学成分黄牛脂肪主要成分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及油酸(oleic acid)的甘油酯。不饱和酸绝大部分是油酸(oleic acid)。牛脂的脂肪酸组成:棕榈酸25%-32.5%,硬脂酸14.1%-28.6%,肉豆蔻酸2%-7.8%,油酸38.9%-49.6%,亚油酸(linoleic acid)1.1%-5%。不皂化物在1%以下。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润燥止渴;止血;解毒。主消渴;黄疸;七窍出血;疮疡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9-30g。外用:适量,遨膏涂贴。

注意《纲目》:多食发痼疾。

各家论述《纲目》:治诸疮,疥癣,白秃。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牛脂 ==>】 古籍全文检索:牛脂     全站站内检索:牛脂
菟缕
菟丝实
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萤火丹
萤星满目证
营卫
营气
营分
营血
营池
营分证
营卫不和
营卫气血
营卫生会
营气不从
营气同病
营在脉中
营治城郭
萧吉
萧亮
萧炳
萧埙(xūn 勋)
萧飋
萧文休
萧龙友
萧赓六
萧慎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