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魔芋

输入关键字:

魔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魔芋

药材名称魔芋

拼音Mó Yù

别名蒟蒻、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

来源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An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球状块茎入药。夏秋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及须根,洗净,阴凉处风干。

性味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用于肿瘤,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大量可以用至1两(须煎3小时后方能服用);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两种同供药用。花杆莲(花麻蛇)Amc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蛇枪头Amorphophallus dunnii Tutch.。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魔芋

药材名称魔芋

拼音Mó Yù

别名蒟蒻、蒻头、白蒟蒻、鬼芋、鬼头、花杯莲、茱芋、黑芋头、花便莲、虎掌、花伞把、蛇头草根、麻芋子、蛇六谷、雷星、鬼蜡烛、蛇头子、天六谷、星芋

出处1.本品以蒟蒻之名始载于《开宝本草》,云:“生吴、蜀。叶似由跋半夏,根大如碗。生阴地,雨(露)滴叶下生子。”2.《本草图经》在天南星条下云:“茎斑花紫,是蒟蒻。”3.《纲目》云:“蒟蒻出蜀中,施州亦有之,呼为鬼头,闽中人亦种之……春时生苗,至五月移之。长一二尺,与南星南相似,但多斑点,宿根亦自生苗……经二年者,根大如碗及芋魁,其外理白,味亦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磨芋、疏毛磨芋、野磨芋、东川磨芋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A.Konjac K.Koch]2.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3.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BI.4.Amorphophallus mairei Levl.

采收和储藏:10-11月采收,挖起块茎,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磨芋,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7.5-25cm,顶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红褐色;颈部周围生多数肉质根及纤维状须根。叶柄长45-150cm,基部粗3-5cm,黄绿色,光滑,有绿褐色或白色斑块;基部膜质鳞片2-3,披针形,长7.5-20cm;叶片绿色,3裂,l次裂片具长50cm的柄,二歧分裂,2次裂片二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二歧分裂,小裂片互生,大小不等,长2-8cm,长圆状椭圆形,骤狭渐尖,基部宽楔形,外侧下延成翅状;侧脉多数,纤细,平行,近边缘联结为集合脉。花序柄长50-70cm,粗1.5-2cm,色泽同叶柄。佛焰苞漏斗状,长20-30cm,基部席卷,管部长6-8cm,宽3-4cm,苍绿色,杂以暗绿色斑块;檐部长15-20cm,宽约15cm,心状圆形,边缘折波状,外面绿色,内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1倍,雌花序圆柱形,长约6cm,粗约3cm,紫色;雄花序紧接(有时杂以少数两性花),长约8cm,粗约2cm;附属器圆锥形,长20-25cm,中空,深紫色;雄花花丝长lmm,花药长2mm;子房苍绿色或紫红色,2室,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柱头边缘3裂。浆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时黄绿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2.疏毛磨芋,本种与磨芋的区别是:附属器多少被毛,散生长约10mm的紫色硬毛;佛焰苞檐部卵状长圆形,边缘波状,外面淡绿色,具白色斑块;子房球形,花柱缺,柱头2浅裂,子房2室。浆果红色,后变蓝色。花期5月。

3.野磨芋,本种与磨芋的区别是:花柱短于子房;佛焰苞外面具斑块,边缘玫红色,内面白色。花期7月。

4.东川赌芋,本种与磨芋的区别是:花柱长于子房,长达5mm;佛焰苞不具斑块。花期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疏林下、林缘或溪谷两旁湿润地或栽培。

2.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林下、灌丛中,或栽培。

3.

4.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3.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区。

4.分布于云南。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寒,忌直射阳光,耐荫。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通气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轻砂壤土、林下地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球茎繁殖。种子播种,育小球茎移栽:夏季来收成熟种子,沙藏越冬春播;或当年11月份播种,于苗圃地撒播或条播。培育1年,发育的地下球茎,于来年春季挖起,按行株距60cm ×40cm 开穴定植。球茎繁殖:3-4月,将较大的球茎切成芋块,每块有1芽头,较小的球茎则不用分切,如上法开穴定植。

田间管理: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干旱时及时浇水保湿;种植的畦面上铺一层干草,以利保湿和控制杂草滋生蔓延;全年施肥2-3次,非留种地的磨芋,3-4月间,当花芽伸出约1cm左右时,在晴天将其尖顶摘去,以促进地下块茎发育膨大。

病虫害防治:软腐病,为害全株,可用50%,代森铵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敌克松1000倍液浇根防治。枯萎病,为害全株,可用60%百菌通600倍液浇根。白绢病,为害根、茎基和块茎,可用50%代森铵1000倍液酒施叶柄基部周围土壤。豆天蛾、芋双线雀天蛾,为害叶片,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蛴螬,为害地下球茎,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浇根毒杀。

化学成分磨芋含葡萄甘露聚糖(glucomannan),甘露聚糖(mannan),甘油(flycerol),枸橼酸(citr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甲基棕榈酸(methylpalmitic acid), 二十一碳烯(heneicose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3,4-dihydroxybenzaldehydeD-glucoside)。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粗蛋白及脂类。疏毛磨芋含多种氨基酸,粗蛋白,脂质,多糖。 野磨芋含葡萄甘露聚糖(glucomannan,KGM)。

药理作用1.抑癌作用:以8%的磨芋精粉,混匀于92%的普通饲料中,3批试验喂饲73-96.4星期,对甲硝基亚甲基胍(MNNG)诱发LACA 小鼠肺癌有抑制和预防作用,其发病率从70.87%下降到19.38%,每只小鼠平均肺癌瘤数减少为对照组(MNNG组)的 1/8,肺腺瘤样增生灶的数目从22%减少到7%,异型增生灶从5.5%减少到1.6%,肺瘤恶变的百分率从8l.96%降至5l.11%。含10%磨芋精粉的饲料可以抑制1,2-二甲基胼诱发大鼠肠癌和结肠癌的发生率,精粉可以降低小鼠自生性肝肿瘤的发生率。磨芋水提取物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的抑瘤率达49.8%。白磨芋制品对小鼠移植S180肉瘤、艾氏(ESC)癌、Heps 肝癌、U14宫颈癌的抑瘤率分别为59.74%、54.02%、52.79%和40.86%;而且能提高动物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

2.抗炎和抗菌作用:磨芋醇提水制剂15g/kg 灌服大鼠,连续7天能明显抑制蛋清致足肿胀,其作用维持6小时。固体稀释平皿法表明,磨芋醇提水制剂浓度为500mg/ml时,对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mg/ml、250mg/ml和250mg/ml。

3.通便作用:磨芋精粉富含膳食纤维,主要有效成分为葡萄甘露聚糖(glucomannan,KGM)。便秘者眼磨芋后,其含有的纤维吸水性强,使其体积膨胀80-100倍,从而增加每日粪湿重(相当于1g磨芋精粉增重11.4g)和粪便的含水量,并可软化大便。磨芋经结肠时,被细菌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刺激肠蠕动,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和1次排便时间,并加速肠内细菌的代谢产物以及致癌的脱氧胆酸、石胆酸等随纤维迅速排出体外,具有良好的防治便秘作用。小鼠炭末试验表明,白磨芋精粉可明显提高小肠推进率以及抑制大鼠小肠对水分的吸收,提示白磨芋具有明显促进排便和缩短排便时间的作用。

4.降血脂作用:磨芋精粉加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30天, 每日剂量3.3-6.2g/kg时,能有效预防大鼠血清,肝脏胆固醇和三酸甘油(TG)的升高,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每日2.6-5.0g/kg 剂量喂饲高脂血症大鼠10d也能显着降低血清、肝脏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强于氯贝丁酯。用含5%、10%磨芋饲料喂养高血脂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同时LDL-C与总胆固醇(TC)比值、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明显下降,而HDL-C/TG比值明显上升。大鼠的肝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并具有使脂肪肝逆转的作用。磨芋醇提水制剂15g/kg给大鼠灌胃,连续2-3星期,可使正常及人工高血脂大鼠血清胆固醇分别下降14.2%和33.1%,三酰甘油下降幅度分别为9.5%和33.4%。其降脂作用与氯贝丁酯相似。磨芋有效成分喂饲大鼠30h后,血总胆固醇约为对照组的75%。磨芋精粉与几种常用膳食纤维的降脂效果比较,发现磨芋精粉最佳。而且除具有较好的降脂和明显的抗脂肪肝作用外,对钙、铁、锌、铜的吸收利用未见不良影响。用磨芋精粉添加的食品,给110 名高血脂患者食用,其TG、TC、LDL-C水平均比食用前明显降低,HDL-C、载脂蛋白A-I(aPOAI)均升高,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其作用不是来自减少膳食的摄入量,实验期间膳食保持日常水平,故是磨芋本身的降血脂作用。

磨芋的降脂、抗脂肪肝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许多研究表明:4.1.磨芋在消化道内能与胆固醇结合,阻碍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磨芋含的葡萄聚糖在肠道能吸附胆酸,阻止胆酸的再吸收,加快胆固醇转化为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4.2.磨芋葡萄聚糖在结肠内被细菌发酵分解,产生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吸收后产生降血脂作用。

5.减肥作用:出生24天的标准差大鼠,喂高脂肪高营养饲料同时加入1.9mg/g体重和19mg/g体重的磨芋45天。两组动物体重的增长低于对照组,但高、低剂量组无区别。给药组脂肪组织重量及脂肪细胞小于对照组,而粪便湿重大于对照组。说明磨芋能减少脂肪的堆积,而且有效剂量一旦到达,再加大剂量也不能产生更快的减肥效果。35例肥胖患者经磨芋片治疗2-3个月,体重由74.55±9.33kg降至71.25±9.27kg,皮下脂肪厚度由3.32±0.54cm下降至3.01±0.45cm。并使患者伴有的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为正常。其减肥机制包括几方面:5.1.葡萄甘露聚糖(KGM)在胃内吸水膨胀,成为具有粘性的纤维素,可减慢食物从胃至小肠的通过,延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由于降低了单糖的吸收,从而使脂肪酸在体内的合成也下降;而KGM是以β-1.4糖苷链结合的多糖,本身不被人体的酶消化,也不提供营养,因此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5.2.KGM吸水膨胀后产生的饱腹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饮食的作用。

5.3.KGM润肠通便,使部分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起到通便减肥的作用。

6.降血糖作用:KGM给糖尿病患者每日服用3.9g或7.8g,第7日起效,第30日血糖从8.5±1.lmmol/L ,152.3±19.3mg/dl)降至5.8±0.6mmol/L(10.5±11.0mg/dl), 90天后血清胆固醇及血糖值分别降低11.2%和29%,并可减少降糖药量或不用降糖药。糖尿病患者服用磨芋食品,第30日及第65日的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实验末的糖化血红蛋白(GHb)均明显下降。糖耐力试验表明,健康人服用KGM2.6g,30分钟后血糖降低7.3%;血清胰岛素降低13%。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磨芋醇提水制剂,1次灌服15.0g/kg,能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及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缺氧的生存时间。家兔灌胃15g/kg 40分钟后血压开始下降,高峰时平均降低1.68±0.53kPa,幅度为12.8%,持续2.94±0.07小时;腹腔注射10g/kg 20分钟后起效,可降低1.81± 0.13kPa,幅度13.8%,持续2.87±0.08小时。Straub离体蛙心灌流,1:16及1:32浓度,能明显抑制心肌的收缩力。离体兔耳灌流实验表明,可使兔耳血管扩张,并被普萘萘洛尔(心得安)部分拮抗,但不受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揭示磨芋的扩血管作用可能与激动β2受体有关。

8.其他作用:磨芋醇提水制剂给大鼠灌服15g/kg,连续7天,可使全血粘度下降,但对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用1%磨芋精粉饲料喂养大鼠18个月,可延缓脑神经胶质细胞、心肌细胞和大、中动脉内细胞的老化过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脑和血管功能。对血清、骨的钙磷含量及骨骼(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周长、类骨质周长、类骨质表面、骨皮质厚度)均未见不良影响。对老龄雌鼠除老龄性生理性失骨外,磨芋精粉不会加重骨质疏松的进展。 KGM可降低维生素E在肠内的吸收,不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9.毒性:磨芋醇提水制剂给小鼠1次灌胃最大耐受量大于60.0g/kg;1次腹腔注射12小时的半数致死量为40.0±5.2g/kg。急性中毒表现为活动减少,呼吸急促,最后抽搐死亡。磨芋粉20%混悬液对家兔眼睑结膜有一定刺激性(P<0.05)。白磨芋制剂1天多次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0.8g/kg。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连续灌胃3个月,未见药物对动物有明显毒性。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呈扁圆形厚片,切面灰白色,有多数细小维管束小点,周边暗红褐色。有细小圆点及根痕,质坚硬,粉性,微有麻舌感。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通风处,防蛀。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化痰消积;解毒散结;行瘀止痛。主痰嗽;积滞;疟疾;瘰疬;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烫火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需久煎2小时以上)。外用:适量,捣敷;或磨醋涂。

注意不宜生服。内服不宜过量。误食生品及炮制品,过量服用易产生中毒症状:舌、咽喉灼热,痒痛,肿大。

1.《开宝本草》:“生(蒻头)如人喉出血。”2.《三元延寿书》:“冷气人少食之。“3.《安徽中草药》:“本品有毒,外用时间不可太长,以免起泡;内服不可过量,宜久煎2-3小时,可以减少毒性。”

复方地下块茎巨大,而得魔、鬼之名,似芋而有鬼芋、魔芋、鬼头之称。花穗膨大呈棒状,故称为花杆莲、花梗莲、花伞把、蛇头草根、鬼蜡烛。在泥下而色白者名蒻,故名蒻头。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江南吴中出白蒟蒻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泽极多。皆难采。人采以为天南星,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此。但天南星肌细腻,而对前茎斑花紫,南星茎无斑,花黄,为异尔。“2.《纲目》:“蒟蒻,秋后采根,须净擦,或捣成片段,以酽灰汁煮十余沸,以水淘洗,换水更煮五六遍,即成冻子,切片,以苦酒五味淹食,不以灰汁则不成也。切作细丝,沸汤汋过,五味调食,状如水母丝。马志言其苗似半夏,杨慎《丹铅录》言蒟酱即此者,皆误也。正恢《农书》云,救荒之法,山有粉葛、蒟蒻、橡栗之利,则此物亦有益于民者也。其斑杖,即天南星之类有斑者。“3.《纲目拾遗》:“《罗浮志》:深谷中产,物如薯芋状,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胶浆,锅煮成膏,待冷则凝结如饼块,一复剖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饱,一芋所煮,可充数十人之腹,故称鬼芋焉。芋有四异,初生不借报苗,叶上朝露着地,即成种子,一异也;采制不令妇人鸡狗见之,见即化水,二异也;磨时煮时匕须顺旋,逆之即化水,三异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数,四异也。闻庐衡岳各有鬼芋,采制又不同。”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魔芋 ==>】 古籍全文检索:魔芋     全站站内检索:魔芋
严附子
严道甫
严道通
严氏济生方
严氏济生续方
巫方
巫医
巫妨
巫咸
巫彭
两卫
两井
两气
两仪
两间
两实
两商
两焦
两颐
两额
两丸冷
两头发
两头根
两钓骨
两胁痛
两手托天
两手撮空
两叶豆苗
两外肾冷
两阳合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