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蓝靛

输入关键字:

蓝靛

药材名称蓝靛

拼音Lán Diàn

别名蓝淀(《本草拾遗》),青靛(《普济方》),靛青(《邓子禹家抄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科植物蓼蓝叶所制成的染料。亦即制造青黛时之沉淀物。

性味①《本草拾遗》:"寒。"

②《纲目》:"辛苦,寒,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时行热毒,疔疮痈肿,丹毒,疳蚀,天疱疮。

①《本草拾遗》:"敷热疮,解诸毒,滓敷小儿秃疮热肿。"

②《纲目》:"止血,杀虫,治噎膈。"

③《东医宝鉴》:"敷热恶肿,蛇虺螫毒,兼解诸毒及小儿丹热,功同青黛。"

用法用量外用:调敷。内服:水调或入丸剂。

复方①治时气热毒,心神烦躁,狂乱欲走:蓝靛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盏,调分匀,顿服之。(《圣惠方》)

②治小儿丹:蓝淀敷,热即易。(《子母秘录》)

③治急疳蚀鼻口数日尽欲死:蓝淀涂所蚀上令遍,日十度,夜四,瘥止。(《千金翼方》)

④治误食水蛭:酒及土蓝靛绞汁,空心服。(《普济方》)

⑤治时行天泡疮:靛青,和甘草末、猪胆汁调敷。(《邓子禹家抄方》)

⑥治小儿腹内疳虫癖积:靛青一两,白牵牛子末三钱,和入靛青内,丸粟米大,每服五分,白汤下。(《邓子禹家抄方》)

各家论述①《纲目》:"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

②《本草汇言》:"蓝淀,解热毒,散肿结,杀虫积之药也。古方有谓能止血者,乃金疮跌扑,伤损皮肉出血也,一敷即止,时人误认止血,投入吐衄血证服食药中,内有石灰,虽凉而燥,何堪入口,误食反致燥毒入咽,转加骚动血藏,蒙害者多,审之慎之。"

③《本草述》:"按蓝之能解毒,据方书中以板蓝根治中风,又大头疫病之痛,又治虫毒。乃蓝汁亦概谓其能解毒,且犹不土此也。时珍曰,有人病呕吐,服玉壶诸爽不效,用蓝汁入口即定,盖取其杀虫降火耳。若然,如蓝靛之由石灰合成者。时珍谓其拔毒杀虫之功,更胜于蓝矣。第卢氏切切致戒于石灰之为害,谓不如直用蓝汁,是亦非过慎也。愚意当酌用之,如止于解内热之毒,则板蓝根与蓝汁俱得效,若外敷则靛亦可用,并其脚不去可也。至于内服,用之散郁火,则靛花直当去其脚净,不唯防其有害,且取其轻清之气,不为浊气所累也。"

④《本草正义》:"篮淀,苦寒之性,解毒清热亦同蓝草,但加之石灰,则止血消肿杀虫之力尤胜。陈藏器谓其解诸毒,敷热疮,秃疮,热肿;濒湖谓能治噎膈,即石灰重坠,故能破坚积,消瘀血,且能杀虫也(噎膈有湿热生虫一证)。凡外疡热毒,疔疮痈肿及湿疮奇痒者,用作敷药皆佳。"

摘录《中药大辞典》



【检索蓝靛 ==>】 古籍全文检索:蓝靛     全站站内检索:蓝靛
狐心
胡葱
胡葱子
胡豆草
胡黄连
胡椒
胡莲
胡芦巴
胡萝卜
胡萝卜叶
胡萝卜子
胡麻草
胡麻花
胡麻仁
胡麻叶
胡荽
胡荽子
胡桃根
胡桃花
胡桃壳
胡桃青皮
胡桃仁
胡桃树皮
胡桃叶
胡桃油
胡桃枝
胡桐泪
胡颓子
胡颓子根
胡颓子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