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香薷散

输入关键字:

香薷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散

药方名称香薷散

处方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

炮制右粗末。

功能主治治脏腑泠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于,肠胃虚弱,因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转筋拘急疼痛,或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每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立有神效,随病不拘时。

备注《活人书》方不用扁豆,加黄连四两碎,以生姜汁同研匀,炒令黄色,名曰黄连香薷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香薷散

药方名称香薷散

别名香薷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香薷饮(《仁斋直指>卷三)、三物香薷饮(《医方集解》)。

处方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250克 香薷(去土)50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除湿和中。治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痛头重,无汗,胸闷不舒,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浮濡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酒少许,煎至10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

备注方中香薷发表散寒,祛暑化湿为君;厚朴化湿行滞,宽中理气为臣;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为佐;煎时加酒活血通阳,使药力通行全身,则邪除而正复。冷服可免药入作吐。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香薷散

药方名称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饮(《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厚朴(去皮)60克 香薷(穗)45克 黄连60克(后二味,入生姜120克同杵,炒令紫色)

制法上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夏月外感风寒,饮食不节,脾胃升降失常,致成霍乱吐利,腹痛转筋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慢火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用新汲井水浸极冷,顿服之。药冷则速效也。

注意煎服时不得犯铁器。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检索香薷散 ==>】 古籍全文检索:香薷散     全站站内检索:香薷散
麻芋果
麻里果
麻沥果
麻知几
麻沸散
麻药方
麻药法
麻柳皮
麻骨风
麻促脉
麻根疮
麻疹诠
麻疹喑
麻糖果
麻后牙疳
麻后有痰
麻后喉风
麻证口渴
麻证全书
麻证衄血
麻证新书
麻证燥痒
麻油截法
麻毒入营
麻毒内攻
麻毒攻目
麻毒陷肺
麻科合璧
麻症集成
麻疹夹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