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鸡胆

输入关键字:

鸡胆

《中药大辞典》:鸡胆

药材名称鸡胆

拼音Jī Dǎn

出处《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①《别录》:"微寒。"

②《纲目》:"苦,微寒,无毒。"

③《本草求原》:"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止咳,祛痰,解毒,明目。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耳后湿疮,痔疮。

①《别录》:"主疗目不明,肌疮。"

②《食疗本草》:"月蚀疮绕耳根,以乌雌鸡胆汁敷之,日三。"

③《日华子本草》:"治肬目、耳瘑疮,日三敷。"

④《纲目》:"灯心蘸点胎赤眼甚良,水化揉痔疮亦效。"

⑤《陆川本草》:"解病毒,治目不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鲜鸡胆1~3个取汁加糖服,亦可烘干研粉或制成片剂。

复方①治目不明,泪出:乌鸡胆临卧敷之。(《千金方》)

②治眼热流泪:五倍子蔓荆子煎汤,洗后,用雄鸡胆点之。(《摘元方》)

③治尘砂眯目:鸡胆汁点之。(《医说》)

④治沙石淋沥:雄鸡胆(干者)半两,鸡屎白(炒)一两。研匀。温酒服一钱,以利为度。(《十便良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一般服后第1日痉咳次数即显着减少,痉咳时间大大缩短,4~5日痉挛性咳嗽停止。用法:将鸡苦胆鲜汁加糖调匀内服,1岁以内每次1/4个,2~3岁每次1/2个,3~5岁每次1个,5~7岁每次2个。7~12岁每次3~4个,均日服2次。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近年研究,鸡胆汁有消炎作用,有的单位已制成鸡胆汁片剂。据初步观察,鸡胆片具有消炎、止咳、祛痰之效,对咯黄痰(实热)或灰。青、白、粘痰(虚寒)者的疗效均较好。用法:鸡胆片每次3片(每片相当于鸡胆汁3毫升),或复方鸡胆片每次2片(每片含浓缩鸡胆汁0.2克、麻黄素10毫克),均日服3次。观察250例,临床治愈69例(27.6%),显效60例(24%),好转89例(35.6%),无效32例(12.8%),总有效率为87.2%。大部分患者在服用鸡胆片特别是复方鸡胆片后,感到喉头松快,痰易咯出,痰量明显减少。但极少数人服药后感到口麻、心慌或恶心、腹痛。亦有临床治愈后,因感冒而复发,又用鸡胆片治愈。故鸡胆片对慢性气管炎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而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另据报道,从鸡胆汁中提取有效成分-鹅去氧胆酸,经初步抑菌和药理试验,其作用与鸡胆汁基本相同,而强度远远超过之。临床试用后认为有较强的消炎、止咳、祛痰作用,但平喘作用较弱,故对单纯型气管炎疗效最佳。其见效时间,快者半小时,慢者3~4天,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观察。鹅去氧胆酸服后,有60~80%的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刺激症状,如肠呜、腹痛、腹泻或胃和食道的灼热感。绝大多数反应轻微,仅少数较剧烈。服药时多喝水或饭后服用均可减轻副作用。个别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而副作用较重者,服莨菪片即可缓解。

③治疗小儿菌痢

取鲜鸡苦胆加工干燥研粉,加适量乳糖使成25%胆粉。每日量:1岁以内1克,1~2岁1.6克,2~5岁2克。3次分服。治疗20余例,除有合并症者外,均在1~3天痊愈。实验证明,本品对弗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胆

药材名称鸡胆

拼音Jī Dǎn

英文名Chicken gallbladder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蜀本草》:鸡胆,以乌雄为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鸡时剖腹取出内脏,摘下胆囊,烘干备用,或取、胆汁鲜用。

原形态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鸡胆汁含4种胆汁酸(bile acid):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80%,胆酸(cholic acid)17%,别胆酸( allocholic acid)5%,均与牛磺酸(taurine)结合,3β,7α-二羟基-Δ4,5-胆烯酸(3β,7α-dihydroxy-4,5-diene-cholic acid),3α-羟基-7酮基胆烷酸(3α-hydroxy-7-oxocholanic acid)。

药理作用1.利胆作用 动物胆汁的重要作用是促进胆汁分泌,鸡胆汁的主要成分鹅脱氧胆酸(CDCA)也能增加胆汁和胆盐的分泌。给猴每日口服CDCA150mg,除增加胆汁及腿酸盐的分泌外,也使磷脂类及胆固醇分泌增加,对具有正常胆汁酸池的恒河猴,使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度降低;给麻醉犬与胆管疾犬静注CDCA,也使胆汁和胆盐分泌增加。CDCA可使猪胆管末端的Oddi’S括约肌松弛,促进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用保留有Oddi’S括约肌的猪总胆管标本试验,CpeA松弛该括约肌的作用强于胆酸、熊脱氧胆酸和脱氢胆,而不及脱氧肪酸。另有报道,口服CDCA后胆汁胆汁酸成分明显改变,CDCA由正常的约40%增至 80%以上,腿酸(CA)及脱氧胆酸(DCA)相应降低,而然脱氧胆酸(UDCA)和石胆酸(LCA)略有增加。

2.溶胆石作用 CDCA是一种胆固醇系胆结石溶解剂,能改变胆汁胆汁酸的构成,增大体内胆汁贮存,减少肝的胆固醇合成和分泌,使胆汁中胆固醇浓度显着降低,使胆石形成率降低,同时又使胆汁中胆固醇去饱和,从而使已形成的胆石逐渐溶解,缩小,以至消失。体外试验,CDCA与纯胆固醇小球或固醇结石于缓冲液中孵育,通过混合胶粒(mixed-mecelle)形成,而使小球或胆固醇结石表面溶解。用猴实验,CDCA能增加胆汁库,即(胆汁酸十卵磷脂)/(胆固醇)的比值,而提高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并能减少胆固醇合成和增加胆汁分泌量。胆石症患者口服CDCA使肝脏β-羟-β-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力降低,而使胆固醇合成减少。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胆汁可乳化不溶于水的脂肪,利于胰脂肪酶对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A、D、K、E)的吸收, CA、CDCA等胆汁酸也能增强胰脂肪酶的活性。在小鼠小肠,鹅脱氧胆酸盐能对抗乙酸胆碱所致痉挛,其ID50为 6.3 ×10-5g/ml,强于胆酸盐,而不及脱氧胆酸盐和熊脱氧胆酸盐。麻醉犬结肠灌注CDCA,能减少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人口服CDCA能减少食欲,并易致腹泻,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鸡胆汁37.5ml/kg灌胃,对氨雾所致小鼠咳嗽有明显镇咳作用,其效强于猪和羊胆汁。鸡胆汁的主要成分CDCA的镇咳作用更显着。鸡胆汁50ml/kg灌胃,小鼠酚红法试验证明有显着祛痰作用,其效强于羊和猪胆汁;鹅脱氧胆酸钠的作用更显着。鹅脱氧腿酸钠 0.15g/kg灌胃,能抑制组胺喷雾所致豚鼠的哮喘发作,表明鸡胆汁有平喘作用。

5.其他作用用狗实验证明,CDCA有抗高血压作用,其效如盐酸肼苯哒嗪,但副反应较少。CDCA尚能减慢心率,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油。给小鼠皮下注射鹅脱氧腿酸钠、对硝酸士的宁有显着解毒作用。鸡胆汁在试管内对百日咳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其效强于猪和羊胆汁。鸡胆汁提取的CDCA在试管内对四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奈氏双球菌等也有明显抗菌作用。腿酸(CA)为鸡胆汁的另一成分,其药理作用见“牛胆汁”。

6.药代动力学CDCA为非结合型胆汁酸,极易吸收。空腹或留后1次口服400mg几乎全部吸收;经肝代谢1次可廓清62%,放血中浓度甚低。在肝内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后分泌至胆汁中,再参与肠肝循环。部分CDCA可经肠道排出体外,少部分在肠内转变为石胆酸(LCA),后者经磺化后被排出体外。约40%未经磺化者在回肠末端吸收,参与肠肝循环,而使胆汁中 LCA略有增加。用 C14标记的 CDCA,大鼠空肠比回肠代谢高9倍,因此人小肠可能代谢CDCA。人体研究表明,CD-CA在体内主要转化为 LCA和异石腿酸,并从粪便中排出。

7.毒性急性毒性试验,CDCA的LD50,小鼠灌胃为1.005g/kg,小鼠皮下注射为961mg/kg ;大鼠灌胃为2.70g/kg,主要症状有腹泻、便血,剖检可见幽门及肠壁出血。亚急性毒性,CDCA300mg/kg、450mg/kg和600mg/(kg·d),大鼠口服,连续14星期,无严重不良反应,仅高剂量组雄鼠生长稍受抑制,中、高剂量组雌鼠转氨酶升高。猴口服CDCA10-100mg/(ks·d),连续 1个月,大剂量组引起腹泻,体重略减,而血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均保持正常范围内,肝活俭无明显异常。慢性毒性,恒河猴每日口服 CDCA 40mg/kg、80mg/kg和 120mg/kg连续 6个月,均引起肝损害,表现为胆小管上皮增生和单核细胞浸润。另有报道,胆汁酸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毒性的强度顺序为 CDCA> DCA> UCDA> CA,其毒性随浓度增加和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用鼠实验CDCA产生轻微的周期性肝炎,肝损害主要症状有肝细胞核扩张,AST、ALT和碱性磷脂酶浓度升高猪脱氧腿酸可减轻此肝损害。三致试验,恒河猴自怀孕21-45d每日眼CDCA,开始剂量120mg/(kg·d),再逐渐减至 90mg/(kg·d)和 60mg/(kg·d),120d剖取胎猴,可见某些器官有损害,如肝中心小叶静脉扩张及肝细胞坏死,肾上腺皮质部分出血性坏死,肾血管扩张及间质区域出血等。用鼠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的诱变菌株在哺乳动物微粒体上实验,未见CDCA有诱变作用,故认为CDCA有促发结肠癌危险的说法应作进一步研究。鸡胆外另一成分胆酸(CA)的毒性见“牛胆汁”。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明目。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白内障;耳后湿疮;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1-3个,鲜鸡胆取汁加糖服;或烘干研粉。外用:适量,取鲜鸡胆汁点眼。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主疗目不明,肌疮。

2.《食疗本草》:月蚀疮绕耳根,以乌雌鸡胆汁敷之,日三。

3.《日华子本草》:治疣目、耳疮,日三敷。

4.《本草纲目》:灯心蘸点胎赤眼甚良,水化揉痔疮亦效。

5.《陆川本草》:解病毒,治目不明,百日咳。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鸡胆 ==>】 古籍全文检索:鸡胆     全站站内检索:鸡胆
阿艾丸
阿艾五苓散
阿菜汤
阿芙蓉酒
阿伽陀药
阿魏搐鼻散
阿魏膏
阿魏膏药
阿魏化痞膏
阿魏化痞散
阿魏积块丸
阿魏雷丸散
阿魏理中丸
阿魏良姜丸
阿魏软坚散
阿魏散
阿魏麝香散
阿魏通经丸
阿魏丸
阿魏万灵膏
阿魏香槟丸
阿魏消瘤汤
阿魏消痞丸
阿魏雄黄丸
阿魏撞气丸
挨积丸
挨积圆
挨癖丸
艾柏饮
艾肠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