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白线蛇

输入关键字:

白线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线蛇

药材名称白线蛇

拼音Bái Xiàn Shé

别名黄脊游蛇、白脊蛇、黄脊蛇、白蛇

来源有鳞目游蛇科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Peters),以去内脏全体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

功能主治袪风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白线蛇1条,白酒1斤,置瓶内,浸一月,制成药酒服,每饮1盅,每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线蛇

药材名称白线蛇

拼音Bái Xiàn Shé

别名白脊蛇、黄脊蛇。

出处《东北动物药》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黄脊游蛇全体。夏、秋季捕捉,去内脏,晒干。

原形态体长约80厘米。体背呈绿褐色;有一条明显的黄白色纵走带;自头部额鳞的前端起直达尾端。上唇鳞8片,偶为7片或9片;眼前鳞2片,偶为1片;服后鳞2片;前颞鳞2片;后颞鳞3片或2片。体鳞光滑。颈部及体中部17行,肛前15行。腹鳞雄者186~194,雌者202~206;尾下鳞90~99。

生境分部常活动于溪流附近,有时也见于较干燥地区,多以蜥蝎或蛙类为食。无毒。分布东北及华北各地。

功能主治祛风湿。治风湿性关节疼痛,麻木不仁。

复方治风湿性关节疼痛,麻木不仁:白线蛇一条,白酒一斤。置瓶内,浸一月即成,每次饮一盅,日服二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线蛇

药材名称白线蛇

拼音Bái Xiàn Shé

英文名white line Snake

别名白脊蛇、黄脊蛇

出处出自《东北动物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黄脊游蛇除去的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uber spinalis(Peters)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捉,捕后迅速处死,除去内脏,鲜用。

原形态黄脊游蛇,体较细长,全长80cm左右。背面绛红色,背脊正中有1条镶黑边的鲜明黄色纵线,其端起自额鳞,后端通达尾末,体侧由于鳞片边缘黑色,缀成几条深色纵线或点线,腹面淡黄色。眶前鳞1,有一较小的眶前下鳞,眶后鳞2(1);颞鳞2+2(3),上唇鳞多为3-2-3式。背鳞17-17-15行,体鳞平滑,颈部及体中部17行,肛前15行;腹鳞雄者186-194,雌者202-206;肛鳞2分,尾下鳞83-79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山麓或河床等开阔地,河流附近、旱地、林区都可发现。以蜥蜴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20-40ml。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白线蛇 ==>】 古籍全文检索:白线蛇     全站站内检索:白线蛇
大补汤
大补天丸
大补丸
大补心丹
大补心汤
大补血丸
大补延龄膏
大补养命汤
大补益当归丸
大补益摩膏
大补益母丸
大补益散
大补阴膏
大补阴汤
大补阴丸
大补阴阳汤
大补营卫汤
大补元煎
大补元汤
大补元丸
大补真阴汤
大补真元汤
大补枳术丸
大补中当归酒
大补中当归汤
大苍散
大草乌头丸
大柴胡鳖甲散
大柴胡加萎蕤知母汤
大柴胡加玄参地黄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