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壶卢

输入关键字:

壶卢

《中药大辞典》:壶卢

药材名称壶卢

拼音Hú Lú

别名匏(《诗经》),匏瓜(《论语》),壶(《鹖冠子》),瓠瓜(《说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鹖冠子》陆佃注),瓠匏(《滇南本草》),藈姑(《群芳谱》),葫芦瓜(《本草求原》),葫芦(《饮片新参》)。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瓢瓜果实。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全株苍绿色,被软毛;卷须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圆形或肾状卵圆形,长宽各约10~40厘米,稍有角裂或3浅裂,先端钝尖,边缘有短齿,基郎心形,有长叶柄,顶端具腺齿2枚。花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柄较叶柄为长,雌花柄短;萼漏斗状,5裂,裂齿狭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稍圆形。雄花雄蕊3枚,花药结合,一药只1室,另二药各具2室;雌花子房椭圆形,有绒毛,花柱短,柱头3枚,各2裂。果实大型,呈扁圆球形或梨形,幼时略柔软,淡绿色,熟后外皮变硬,近于白色。种子白色,多数,呈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期7~8月。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原种葫芦干瓢中含葡萄糖20%,戊聚糖等。果实成熟时木质素的含量增多,而莽草酸等含量减少。

另有谓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

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煎剂0.4克/公斤有显着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较虫笋略强而持久,如与虫笋合用,利尿效果比单用者显着。家兔以葫芦煎剂2克/公斤灌胃,每日排尿总量虽无甚增加,但在给药后的最初12小时内,尿量较平时增加40%;如以葫芦虫笋等量混合煎剂灌胃,尿量增加达67.41%。家兔以2克/公斤/日灌胃,连续1周无不良反应。去皮根可治水肿,并有致泻作用。

葫芦素B对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6毫克/公斤(静脉注射?),注射于麻醉猫0.3毫克/公斤可致死,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1毫克/公斤,动物之死亡皆由于急性肺水肿;死后解剖除肺充血外,有全身青紫、心停于扩张期、胃粘膜郁血等。某些变种的果肉或叶有致泻作用。

性味甘,淡,平。

①《滇南本草》:"性寒,甘淡。"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平,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入肺、牌、肾经。

①《本草求真》:"入心、胃、大小肠,兼入肺。"

②《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

①陶弘景:"利水道。"

②《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

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

④《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

⑤《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中寒者忌服。

滇南本草》:"动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发腹中风湿痰积,有风湿积食之,肚腹疼痛。出风疹,不宜多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壶卢

药材名称壶卢

拼音Hú Lú

英文名Peel of bottle Gourd, Peel of Calabash

别名匏、匏瓜、壶、匏瓜、甜瓠 、腰舟、瓠匏、藈姑、葫芦瓜、葫芦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纲目》:古人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各分名色,迥异于古。以今参详,其形状虽各不同,而苗叶皮于性味则一。悬瓠,今人所谓茶酒瓢者是也;蒲芦,今之药壶卢是也。郭义恭《广志》谓之约腹壶,以其腹有约束也。亦有大小二种也。长瓠、悬瓠、壶卢、匏瓜、蒲卢,名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葫芦、瓠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Standl.[Cucurbita siceraria Molina]2.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Ser.) Har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去皮用。

原形态1.葫芦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叶柄纤细,长16-20cm,被毛;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约10-35cm,不分裂成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宇航局。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cm,裂片披针形,长5mm,花冠白色,裂片皱波状,长3-4cm,宽2-3cm,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工3-4mm,花药长8-10mm,长圆形,药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mm,子房中间缢缩,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果产初为绿以,后变白色至带黄色,果形变形较大,因不同变种和品种而异,有呈哑铃状,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cm,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杓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先驱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2.瓠瓜 本种与戎芦的主要区别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cm。

生境分部1.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2.我国各地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不耐低温、喜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的保肥和保水力强的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每殖,直播法。4月份播各,将经浸种、催芽的种子,在宽1.5m的畦面上,按行株距60cm×60cm开穴点播,每穴播种3-4颗,播后覆土2-3cm。

田间管理 出苗后注意松土队除草,排水防渍,灌水防旱。苗期施提苗肥1次,摘民后施分蔓肥1次,果实迅速生长时施果肥1次,开始采收后再分期追肥2次,促使后续瓜生长。苗开始抽蔓时,开始插人字形支架引苗蔓上架。一般于主蔓6叶左右进行第1次摘民,当侧蔓结果后进行第2次摘心,以促使第2次侧蔓抽生和结瓜,此后,可任其自然生处或再进行第3次摘心。

化学成分葫芦杂交种果实含22-脱氧葫芦苦素(22-de-oxocucurbitacin)D及少量22-脱氧异葫芦素(22-deoxoisocucur-bitacin)D[1]。

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煎剂0.4g/kg有显着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较虫笋略强而持久,如与虫笋合用,利尿效果比单用者显着。家兔以葫芦煎剂2g/kg灌胃,每日排尿总量虽无甚增加,但在给药后的最初12小时内,尿量较平时增加40%;如以葫芦虫笋等量混合煎剂灌胃,尿量增加达67.4%。家兔以2g/kg/日灌胃,连续1周无不良反应。去皮根可治水肿,并有致泻作用。

毒性葫芦素B对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5mg/kg(静脉注射),注射于麻醉猫0.3mg/kg可致死,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 1mg/kg,动物之死亡皆由于急性肺水肿;死后解剖除肺充血外,有全身青紫、心停于扩张期、胃粘膜郁血等。某些变种的果肉或叶有致泻作用。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通林;散结。主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中寒者忌服。《滇南本草》:动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发腹中风湿痰积,有风湿积食之,肚腹疼痛。出风疹,不宜多食。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

2.《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

3.《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4. 陶弘景:利水道。

5.《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壶卢 ==>】 古籍全文检索:壶卢     全站站内检索:壶卢
黔桂醉魂藤
黔羊蹄甲
芡实
芡实根
芡实茎
芡实叶
茜草
茜草根
茜草茎
茜草藤
羌活
羌活鱼
枪刀菜根
枪刀药
枪花药
枪乌贼
蜣螂
强威生草
强壮莲座蕨
墙草
墙草根
蔷薇根
蔷薇花
蔷薇露
蔷薇叶
蔷薇枝
乔木刺桐
乔木五加
乔木紫珠
荞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