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佛葵

输入关键字:

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佛葵

药材名称佛葵

拼音Fó Kuí

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

来源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佛葵

药材名称佛葵

拼音Fó Kuí

别名锈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全草。8~9月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纤细,褐色。茎直立或基部匍匐,有不定根。单叶互生或上部近对生;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11厘米,边缘小齿或微波状,叶上面常有小白点,上下两面均有节状毛,脉上较多。花单生叶腋;花萼联合呈浅筒状,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外面有卷曲毛;花冠白色,联合呈短筒状或浅钟状,上端5裂,裂片略呈披针形;雄蕊5,生于冠管口部;雌蕊1。浆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林缘,或路旁半阴处。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去毒。治锈耳疮,鼻疮,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佛葵

药材名称佛葵

拼音Fó Kuí

英文名Herb of Oneflower Lycianthes, Oneflower Lycianthes

别名锈草、排草叶、钮扣子、红莲草、白莲草、珍珠菜、红丝线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

采收和储藏:8-9月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须根纤细,褐色。茎纤细,延长,基部常匍匐,有不定根。叶假双生,大小不等或近相等,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叶片长4.5-7cm,宽2.5-3.5cm,小叶片长2-4.5cm,宽1.2-2.8cm,两种叶片均为膜质,边缘且小齿或微波状,叶上下两面均具节状毛,叶脉上较多。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1cm,花萼杯状钟形,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外被白色透明分散单毛;花冠白色至浅黄色,取决合成筒状或浅钟状,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子房近球形。成熟浆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林下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鼻疮;耳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佛葵 ==>】 古籍全文检索:佛葵     全站站内检索:佛葵
黑眼病
黑脚蕨
黑靥子
黑靥疔
黑干短舌
黑风内障
黑面神根
黑骨芒箕
黑疮倒靥
黑满苔舌
黑瞎子胆
黑翳如珠
黑苔灰纹舌
黑刺底红舌
黑夜睛明症
黑夜精明证
黑底生刺舌
黑烂自啮舌
黑晕微红舌
黑滑红边舌
黑润白边舌
黑瓣红底舌
黑瓣黑底舌
黑干通尖白舌
黑水凝翳内障
黑花凝翳内障
黑中无苔干燥舌
黑中无苔枯瘦舌
黑燥厚苔边红舌
骭(gàn 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