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白术除湿汤

输入关键字:

白术除湿汤

药方名称白术除湿汤

处方白术1两,生地黄(炒)7钱,地骨皮7钱,泽泻7钱,知母7钱,茯苓5钱,人参5钱,炙甘草5钱,柴胡5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重,小便或多或少、黄色;又治汗后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温服。

如小便快利,减茯苓泽泻1半;如有刺痛,1料药中加当归身(酒洗)7钱。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少阴、少阳药也。阳陷阴中,热在血分,故以生地滋其少阴,而以知母、地骨泻血中之伏火也。柴胡升阳以解其肌;苓、泽利湿兼清其热,参、术、甘草益气助脾,气足阳升,虚热自退,脾运而湿亦除矣。方名除湿,而治在退热,欲热从湿中而下降也。

2.《医林纂要》:午后发热,热在阳明经也;四肢沉困,太阴脾湿也,小便黄,湿兼热也;然而背恶风,则阳不足,汗后而仍发热,亦阳之不足;阳不足者,其湿热在阴,湿热在阴者,太阴脾主血分,其人血热而湿凑之。湿盛而阴之郁热转盛,阳不能拔,则反虚也。其过在湿,湿责之脾,热以湿深,故君白术;生地黄滋阴生血,且以胜热而能化湿为血;地骨皮甘淡补肺清金,而下生肾水;知母辛苦,泻肺逆即以生肾水,坚肾水亦转生肝血,此三味皆以泻血中之伏热也。泽泻泻肾之邪水,使由膀胱而出之;茯苓泻心下之水,使由小肠而出,此二味去湿而兼以清热。人参甘草以补脾土,脾土厚则能胜湿,而血亦日滋,不生热矣。柴胡升阳气于至阴之下而达之膻中,布散经络以解沉阴郁热,东垣最长于用柴胡,此方妙亦在柴胡也。此以治湿热之在血分者。在血分则主于脾肾。凡治三焦者主行湿,湿行而热自消。此方名除湿,而治在去热,热平而湿自除。要尤在补脾胃而升阳,土厚阳升,则湿热皆息也。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检索白术除湿汤 ==>】 古籍全文检索:白术除湿汤     全站站内检索:白术除湿汤
九虫病
九还丹
九步香
九里明
九针论
九层皮
九层塔
九层楼
九英菘
九转香
九炁(qì 气)丹
九变刺
九空子
九秋香
九信菜
九胜散
九姜连
九塔草
九道脉
九九制会
九六补泻
九曲中府
九转之丹
九转金丹
九股牛膝
九种心痛
九宫八风
九窍出血
九道出血
九牛二虎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