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衣鱼

输入关键字: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

药材名称衣鱼

拼音Yī Yú

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

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

生境分部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明目,袪风,利小便。主治中风惊痫,目中浮翳,尿血,小便不利等。

用法用量7~10条。

复方治小便不通:滑石1钱,衣鱼10条,共为细面,白水送下,日服2次。

治痫疾:衣鱼10条,竹茹3钱,黄酒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衣鱼

药材名称衣鱼

拼音Yī Yú

别名蟫、白鱼(《尔雅》),蛃鱼(《尔雅》郭虞注),壁鱼(《圣惠方》),蠹鱼(《尔雅翼》),铰剪虫(《陆川本草》)。

出处《本经》

来源为衣鱼科昆虫衣鱼全虫

原形态体长而扁,长约1厘米。外被银色细鳞,头、胸、腹之区别不甚明显;头小,复眼细小,单眼缺如;触角细长,多节,成鞭状;口器虽退化,但善于咀嚼。胸部最阔,中胸及后胸各有气门1对;无翅,胸下有足3对。腹部10节,至尾部渐细,第1~8腹节各有气门1对。腹部末端有尾须3条,由多数环节组成。

多生于古旧的房屋和古书中。畏光,好蠹食书籍、衣服及浆糊、胶质等物。

性味咸,温。

①《本经》:"味咸,温。"

②《药性论》:"有毒。"

③《品汇精要》:"味咸,性温,无毒。"

归经《本草求原》:"入小肠、膀胱、肝。"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祛风,解毒。治淋病,小便不利,小儿惊痫,疮疖,目翳。

①《本经》:"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儿中风,项强背起,摩之。"

②《别录》:"疗淋,堕眙,涂疮灭瘢。"

③《纲目》:"主小儿脐风撮口,客忤天吊,风痫,口歪,重舌,目翳、目眯,尿血,转胞,小便不通。"

④《陆川本草》:"破积,解毒。治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注意①《日华子本草》:"畏芸草、莽草莴苣。"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复方①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

②治小儿天吊,眼目搐上,并口手掣动:壁鱼儿一十五枚(干者十枚,湿者五枚)。以奶汁相和,研烂,更入奶汁,同灌入口。(《圣惠方》)

③治小儿撮口发噤:壁鱼子,细研作末。每服少许,令儿吮之(《圣惠方》)

④治痫:衣中白鱼七头,竹茹一握。上二味,以酒一升,煎取二合,顿服之。(《救急方》)

⑤治小儿重舌:衣鱼烧灰,敷舌上。(《千金翼方》)

⑥治瘢痕凸出:农白鱼二七枚,鹰屎白一两。上二味,末之,蜜和以敷,日三、五度。(《千金方》)

⑦治眼翳:书中白鱼末,注少许于翳上。(《僧深集方》)

⑧治砂石、草木人目中不出:书中白鱼和乳汁注目中。(《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衣鱼

药材名称衣鱼

拼音Yī Yú

英文名silverfish, fish moth, bookworm

别名蟫、白鱼、蛃鱼、壁鱼、蠹鱼、铰剪虫

出处1.出自《神农本草经》。

2.《本草衍义》:衣鱼,多在故书中,久不动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纸中多也。身有厚粉,手搐之则落,亦啮毳衣,用处亦少。其形稍似鱼,其尾又分二歧,世用以灭瘢痕。

来源药材基源:为衣鱼科动物衣鱼和毛衣鱼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pisma saccharina Linnaeus2.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

采收和储藏:衣鱼为无变态昆虫,老熟若虫与成虫径难区别。一般以体长10-13mm、体呈灰白色,作为采收药用虫体的标准。用毛涮或毛笔将体刷至热水中烫死,捞出晾干,储存于干燥器皿中保存备用。

原形态1.衣鱼,体长而扁,长约10mm,体上披银灰色鳞片。复眼小,由许多小眼聚积而成,单眼退化。触角细长,超过体躯之半,由30节以上丝状环节构成。口器外口式,适于咀嚼。胸部最阔,中胸及后胸各有气门1对;无翅,足3对。腹部10节,至尾部渐细。腹末端有尾须3条。

2.毛衣鱼,与上种主要区别为:尾毛较长,几与体长相等。全身被密毛,在腹部各节上的毛呈密丝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房屋中,以各种食物、浆糊、胶质、书籍、丝绸衣服等为食。

2.喜欢生活于黑暗、潮湿或密闭场所。是我国常见的仓库害虫之一,在储藏的谷类、豆类、油料、图书、衣服等物品中均可发现。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栽培生活习性,衣鱼喜栖息于树叶、石块、树干、青苔下等湿润处,以及蚁和白蚁的巢中,或房屋、厨房及炉周围等处。食性为杂食性,大部分为植食性,取食于干燥或腐败植物、菌类、地衣、苔藓等。房屋中居住的则取食各种食物、浆糊、纸张以及有淀粉的衣服,如丝绸、人造丝等。1年可发生多代,代数的多少与各地的食物多少、环境湿度变化等有关。

养殖技术,衣鱼多诱捕后饲养。选择未经污染的,以植物性原粒制成的纸张,裁成纸条,用面粉制成的浆糊粘成直径为1cm的有底纸筒。在干净玻璃瓶中放入若干个纸筒,将少许糕点碎渣撒入纸筒中制成诱捕器。

诱捕器侧放杂物堆下,3-5天后,于白天检查是否有衣鱼潜入纸筒中,若有,可将纸筒投入有盖的饲养缸中,放置黑暗外。饲养衣鱼的饲料有糕点碎渣、碎花生米、干馒头渣、拌有食糖的玉米面、少许干蛋黄粉等。为促其生长,提高繁殖离,可加入少许家畜肝粉。无论哪种饲料喂养,都要做到1次投料少,每星期2次,以投后吃完为准。

化学成分雄性及雌性义鱼血淋巴含脂质(lipid),包括10.5%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28.7%的磷脂(phospholipid),9.4%的单甘油酯(monoglyceride),29.1%的二酰甘油酯(diglyceride),22。3%的三酰甘油酯(triglyceride)。还含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葡萄糖(glucose)。游离氨基酸包括内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缬氨酸(val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酪氨酸(tyrosine),胱氨酸(cystine),蛋氨酸(methionine),脯氨酸(pro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精氨酸(argin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其中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高。脑组织中含施离氨其酸,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牛磺酸(taurine)。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祛风明目;解毒散结。主淋病;尿闭;中风口?;小狼惊痫;重舌;目翳;瘢痕疙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5-10只。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点眼。

注意1.《日华子本草》:畏芸草、莽草莴苣

2.《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各家论述1.《本经》: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儿中风,项强背起,摩之。

2.《别录》:疗淋,堕胎,涂疮灭瘢。

3.《纲目》:主小儿脐风撮口,客忤天吊,风癎,口喎,重舌,目翳、目眯,尿血,转胞,小便不通。

4.《陆川本草》:破积,解毒。治疮疖。

5.《纲目》:衣鱼乃太阳经药,故所主中风项强,惊癎、天吊,目翳,口喎,淋闭,皆手足太阳经病也。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衣鱼 ==>】 古籍全文检索:衣鱼     全站站内检索:衣鱼
一合
一阳
一阴
一纪
一周
一逆
一候
一数
一口血
一夫法
一手脉
一见消
一见喜
一片霞
一包针
一朵云
一帆青
一块瓦
一把针
一串红
一串钱
一条根
一赤散
一炁(qì 气)丹
一抹散
一枝箭
一杯倒
一奇散
一苗蒿
一点雪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