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纲目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潮热

潮热

热有作止,每日应时而发也。 □ 〔钱〕地骨皮散 治虚热潮作,亦治伤寒壮热及余热。 知母 甘草(炙) 半夏(洗,七次) 银柴胡(去芦) 人参 地骨皮 茯苓(以上各等分) 如有惊热,加蝉蜕天麻黄芩。若加秦艽,名秦艽饮子。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温服,量大小加减。(海藏云∶地骨皮散即小柴胡汤加减法。自汗者地骨皮散,无汗者柴胡汤、三黄汤。仲景所用,钱氏改诸丸散加减,并出古法。) 生犀散 治症同前。 生犀角(锉末,二钱) 地骨皮 赤芍柴胡 葛根(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煎,食后温服。(海藏云∶生犀汤,即犀角地黄汤加减法,此少阳阳明相合也。) □ 〔田〕犀角散 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肉。 犀角末) 地骨皮 麦门冬 枳壳(麸炒) 大黄(蒸) 柴胡 茯苓 赤芍药 黄 桑白皮 人参鳖甲(醋涂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二钱入青蒿少许,水煎,量儿大小加减,一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 〔丹〕小儿潮热盗汗,黄连柴胡等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二丸酒化开,入少水,煎小沸,服。 □ 〔钱〕朱监簿子五岁,夜发热,晓即如故,众医有作伤寒治者,有作热治者,以凉药解之不愈。其候多涎而喜睡。他医以铁粉丸下涎,其病益甚,至五日,大引饮。钱曰∶不可下之。乃取白术散一两,煎药汁三升,使任意取足服。朱生曰∶饮多不作泻否?钱曰∶无生水不作泻,纵多不足怪也,但不可下耳。朱生曰∶先治何病?钱曰∶止泻治痰,退热清神,皆此药也。至晚服尽。钱视曰∶更可服三升,又煎白术散三升,服尽得稍愈,第三日,又服白术散三升,其子不渴无涎。又投阿胶散,二服而安。 □ 〔钱〕秦艽散 治潮热减食蒸瘦。 秦艽(去头,切,焙) 甘草(炙。各一两) 薄荷叶(切,焙,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 〔洁〕潮热有时,胸满短气者,桃枝丸。(方见小儿积热。) □ 〔汤〕风痰热,晚热早凉,吃水无时,此候乃痰作潮而生风热,即宜金星丸下之。或气弱者不可下,宜夺命散以控下涎,次服惺惺散加南星、附子。(夺命散方见惊风门。惺惺散方见痘疹门。) 金星丸 治风热结聚,喉内痰鸣,喘粗咳嗽,面红腮肿,咽膈壅塞,发热,狂躁,多渴。 郁金雄黄(另研。各一分) 腻粉(半分) 巴豆(七枚,去油) 上为末,米醋糊丸麻子大,薄荷腊茶下。 □ 〔《脉经》〕云∶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夜热也。海藏云∶夜热属阴,四顺饮之类,此血热在夜也。

返回目录 >> 《医学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