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纲目

> 卷之十三·肝胆部 倒睫拳毛

倒睫拳毛

眼睫毛倒入眼中央是也。 □ 〔垣〕神效明目汤 治眼楞紧急,致倒睫拳毛损目,及上睑皆赤烂,睛亦疼痛昏暗,日则冷泪长流,夜则眼眵满眼。 葛根(一钱半) 甘草根(炙,二钱) 防风根(一钱) 蔓荆子(五分) 细辛根(三分) 又一方,加黄 根(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一盏八分,煎至一盏,去渣,稍热临卧服效。 防风饮子 治倒睫拳毛。 黄连(炒)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葛根 防风(各五分) 归身(一钱半) 细辛蔓荆子(各三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避风寒湿热处眠之。 神效黄 汤 治浑身麻木不仁,及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或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热如火,服五六次神效。 黄 (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甘草(炙,一两) 蔓荆子(锉,二钱) 白芍药(一两) 陈皮(去白,半两) 上 咀,每服四五钱,水一盏八分,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稍热服。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如有大热证,加黄柏三钱,酒浸四次炒。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再加黄 一两。如眼缩小,去芍药,忌酒醋湿面大料物葱韭蒜及淡渗生冷硬物。如麻木重甚者,加芍药一两,木通一两。 拨云汤 戊申六月,徐总管患眼疾,于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二个,隐涩难开,两目紧急而无疼痛,两手寸脉细紧,按之洪大无力,知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遮睛,与下项一服神效。外证呵欠,善悲健忘,嚏喷时自泪下,面赤而白,能食不大便,小便数而欠,气上而喘。 黄 (七分) 细辛叶(五分) 柴胡(七分) 生姜 荆芥(各一钱) 防风(一钱半) 羌活(一钱半) 本(一钱) 甘草梢(一钱) 升麻(一钱) 葛根(五分) 川芎(五分) 知母(一钱)黄柏(一钱半) 归身(一钱) 上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稍热服。 连翘饮子 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隐涩,小角偏紧,久视昏花,迎风有泪。 蔓荆子 甘草 连翘(各三分) 柴胡(二分) 酒黄芩(五分) 生地(三分) 防风(五分) 人参(三分) 黄 (五分) 红葵花(三分) 升麻(一钱) 归身(二分) 羌活(五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后服。 前一方治倒睫拳毛。后三方,治眼楞紧急缩小。眼楞紧缩小者,倒睫拳毛之渐也,故以其方附于后。盖阳虚则眼楞紧急,阴虚则瞳子散大,故东垣治眼楞紧急,用参、 补气为君,佐以辛味疏散之,而忌芍药、五味子之类酸收是也。治瞳子散大,用地黄补血为君,佐以酸味收敛之,而忌茺蔚子青葙子之类是也。 治倒睫眼方,以无名异末,掺卷在纸中作捻子,点着,至药末处吹杀,以烟熏之,自起。 □ 〔《本》〕治倒睫烂弦。 蚕砂(一两) 虢丹(五钱) 上二味,慢火熬成膏,入轻粉五分,熬黑色,逐时汤泡洗。 □ 〔《瑞》〕青黛散 治眼倒睫极效。 刺 枣棘针 白芷 青黛 上各等分,为细末。左眼倒睫,口噙水,左鼻内搐之。右眼倒睫,右鼻内搐之。 □ 〔《山》〕眼毛倒睫,摘去拳毛,用虱子血点入眼内,数次即愈。 □ 〔垣〕眼生倒睫拳毛,由目紧急皮缩之致也。盖内伏热,攻阴气外行,当去其内热并火邪,使眼皮缓,则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刺以三棱针,针出热血,以左爪甲迎住针缝,立愈。

返回目录 >> 《医学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