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纲目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诸逆冲上

诸逆冲上

逆气象阳。(全文见五脏。)凡气逆,必见象阳症,面赤脉洪,当以法降其逆乃愈,若以气象阳盛,而用寒药攻之,则不救矣。气上冲心,咽不得息,治法见伤寒厥阴病条。 □ 〔垣〕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肠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经曰∶逆气上行,满脉去形,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喘息有声不得卧,于调中益气加吴茱萸半钱或一钱,观厥气多少用之。如夏月有此症,为大热也。盖此症随四时为寒热温凉,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熟汤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空心下,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饮食压之,使不得胃中停留,直至下焦,以泻冲脉之邪也。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茯苓 桂心(各四两) 细辛(一两) 乌头 附子(各二两) 射罔(如大枣,一两) 上六味为末,纳真珠为色,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三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一方用半夏四两,不用桂。) 逆气五脏皆有∶ □ 一曰心小肠。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云∶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是也。 二曰胃。经云∶胃为气逆是也,胃逆有呕有吐有哕,故刺呕吐,取中脘三里也。刺哕,取乳下黑根尽处,及脐下三寸,皆大验也。治各有本门。 三曰肺大肠。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云∶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下廉是也。其肺逆曰咳喘,取天突、人迎泄之也。治亦各有门。 四曰肝。经云∶肝气逆则耳聋不聪, 肿,取血者是也。 五曰肾。即奔豚气逆,香港脚冲心之类是也。治亦各有门。 六曰肾。经云∶督脉别络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是也。(治见疝门。) □ 〔《玉》〕肾气冲心∶关元(二寸半,补。) 带脉(一分,沿皮向外二寸半,泻。) □ 〔《摘》〕腹有逆气,上冲心腹,胀满不得息∶气冲(右脐下七寸,两旁相去远二寸,动脉应手,灸七壮,忌针。)三里立愈。 □ 运气厥逆有三∶ 一曰风火。经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风行于地,厥逆,膈不通是也。 二曰寒。经云∶水郁之发,善厥逆是也。 三曰湿。经云∶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厥逆是也。

返回目录 >> 《医学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