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长沙药解

> 卷四 文蛤

文蛤

【本经】海蛤。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一名魁蛤。生池泽。文蛤。主恶疮,蚀五痔。 味咸,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除烦,利水泻湿。 《伤寒》文蛤散,文蛤。为散,沸汤和服方寸匕。治太阳中风,应以汗解,反以冷水噀嚾,经热被却而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起粟,意欲饮水,反不渴者。表病不以汗解,反以冷水闭其皮毛,经热莫泻,烦躁弥增。卫郁欲发,升于汗孔,冲突皮肤,凝起如粟。烦热郁隆,意欲饮水,而热在经络,非在脏腑,则反不觉渴,是其己土必当湿旺,若使非湿,表郁燥动,未有不渴者。文蛤除烦而泻湿也。《金匮》治渴欲饮水不止者。以湿土堙郁,乙木不得升泄,则膀胱热壅,辛金不得降敛,则胸膈烦渴,文蛤清金而泻水也。 文蛤汤,文蛤五两,石膏五两,生姜三两,杏仁五十枚,麻黄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温服一升,汗出即愈。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以水饮既吐,胃气上逆,肺金格郁,刑于相火,是以渴而贪饮。甘草大枣,补土而益精。石膏文蛤,清金而泻湿,杏、姜,破壅而降逆,麻黄发表而达郁也。 文蛤咸寒,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是其所长。兼医痔疮鼠瘘,胸痹腰疼,鼻口疳蚀,便溺血脱之证。 煅粉,研细用。

返回目录 >> 《长沙药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