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凡例

1、首重《内经》,发明玄奥。疮疡虽曰外证,必先受于内,然后发于外,故不得不宣明《灵》《素》,阐发机微。况《内经》如奉行之律,律有万无可易之旨。而张、李、刘、朱,以及历朝诸家医集,有发前人所未发之论,拯救呼吸危亡复生之案。如今所引之例,其中多死中得活之条。所以,司医者,平时宜多读书则见识广。如临万难医治之证,色脉相参,其证尚有一线可生之机,便须竭其心力,旁求可生之法救之。庶不负上天好生之德与前贤立说之心,是以《内经》列之于首。 2、论诊候形状,以别表里虚实,以决顺逆死生。近来疡科只仗膏丹,不习脉理,遇一大证,便令病家另延内科服药。殊不知专司方脉兼谙外证者少,每至内外两科彼此相左,当表散而反补,当内托而反清,当峻补而反泻,贻误非轻。兹编汇集脉法,俾司疡科者留心脉理。若能内外一手,则病者更受其益矣。但脉理至微,不特三部九候,即浮、沉、迟、数,四脉情形凭何指示,父不能传之子,师不能传之徒,其故何也?所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必须资质明敏,临证时心平气和,呼吸调匀,时刻留心。譬夫诊视寒门,诊脉时细加体会,原来表证见是脉,半表半里见是脉,传里见是脉,三阴见是脉,临诊既多,经历渐久,日夕精进,始能得脉息之情形,察虚实存亡之至理。若漫不经心,虽终身亦不知脉为何物,得心应手,岂易言哉!《脉经》务须熟读,而后用心调息诊之,自得矣。 3、论五运六气,以明岁气盛衰。 4、遵《铜人图》经络穴道,针锋较对,便知所患部位属于何经,其经气血多寡,庶攻补不致妄施。 5、辑诸家痈疽明论,字字可师。 6、辑诸家痈疽治法,可为后学准绳。 7、论痈疽兼现寒热、烦渴、秘结、泄泻诸证,以别阴阳虚实,不致攻补失当。 8、列痈疽初起内消、敷围、针灸、 洗、内托、砭石刀针、溃后托补、生肌敛口三十八法。 9、列痈疽名目,逐类分门。上自巅顶,下至涌泉,每一证即绘一图,首标历朝名医确论,续陈妄参末议,补前人所未载,续编简之未备。每证除以前代古方加载,以为遵守规模;继入各家经验奇方,以备临时采择。其中诸同志所赠良方,刊入俱标姓氏,不敢泯其所自;澄世传秘方,今俱备入,惟求济世活人,不敢私留只字。 10、江左妇女香港脚,非秦汉男妇五痹、湿热香港脚一类,治法不同,故特增入。 11、幼科痘疹,古名天疮,澄家有《邵氏秘书》,儿科罕见。今特以清江聂九吾先生、喜泰顺先生痘科秘本,朱纯嘏先生痘疹定论,四家汇辑,增入疮科,保婴寿世。凡司痘疹者留心斯卷,用意讨寻,则保全寰宇婴孩性命,其功博矣。 12、列凡水火金刃,跌打急救,五绝中毒等证,经验治法。 13、列一切虎、犬、蛇、蝎,虫蛰、咬伤治法。 14、载古今奇病治法,以广学识。 15、冬月伤寒,最为酷烈,六经不明,每多混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攻表倒施,危亡立待。特附卷末,诚乃寒门快捷方式。 澄本布衣,三指谋生,家口既多,负累綦重,黎明而起,昏夜方眠,应接之暇,思欲编着一书,诚非易事。所幸平生从不敢粗心浮气,妄施攻补;复不敢乘人之危,诳人肥己。因不负人,故心地宁;不妄求,故魂梦安。惟知守分安贫,以仁为念,专心采辑,今始告成。惟是一人所着,见闻不广,遗漏必多,全希诸同志先生鉴原更正为幸。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